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就会觉得孩子的脾气比较的暴躁?就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样,有的时候不高兴就会摔打,甚至是大声喊叫,实际上我们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想训诫孩子,让孩子改变自己的说话或者是做事的方式,但是有没有想过这件事情的根源在哪里了?实际上有一句话叫做言传身教,更应该说是有样学样,实际上比较暴躁的孩子身边一般有一个比较暴躁的家长,如果想要孩子进行改变的话,家长要改变首先就是第一步,下面小编就详细介绍一下,家长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的暴躁情绪,这样才能够教好孩子。
第一步,家长遇到事情慢慢解决
一般脾气比较暴躁的家长相对来说都是属于急性子的,遇到事情要是有拖拉的情况出现,就会变得比较的急躁,大喊大叫,来表达自己急切心情的一种方式,但是孩子遇到这样的行为的时候也会模仿家长,有可能并不一定就是脾气暴躁,而只是学的家长这样的处理方式,所以当家长遇到事情的时候,先深吸十秒钟,不要急于去处理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等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进行处理。
第二步,学会微笑处理
其实处理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带着某种情绪的,孩子对于有些话语不一定理解得比较透彻,但是他们善于观察家长的情绪,当家长比较着急或者是严厉的时候,孩子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听话的,然后孩子在家长脸上看到这样情绪的时候也会进行模仿,所以变得暴躁,家长在给孩子处理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学会微笑处理,如果自己情绪不容易控制,那么先提前进行练习,这样才会让孩子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
第三步,放慢说话的速度,注意说话的语气
对于急性的人来说,做事情的时候就会比较干脆利落,有的时候说话也是一样的,不知不觉声音变大,或者是说话语速比较快,当孩子听到语速比较快,并不能够理解的时候,行动力上会慢上很多,这样就会给家长的感觉,孩子做事拖拉,所以家长在给孩子说话的时候,不仅语速要稍微慢一点,另外说话的语气也不要显得那么的急切,孩子只有理解之后才会去做,所以说对于孩子来说也就比较好适应了。
这样看来急性子的家长还真的是伤不起啊,本身自己脾气就是比较暴躁了,如果再碰上一个脾气比较暴躁的孩子,那只能是火山撞火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就不显得那么融洽了,看来想要管好孩子,家长自己应该先进行改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95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