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熊孩子对妈妈:不买零食,我踢死你!爸爸的做法让人解气

熊孩子对妈妈:不买零食,我踢死你!爸爸的做法让人解气

导语

昨晚铭儿睡觉前被我和铭儿妈狠狠教育了一下,事情是这样的:

铭儿妈刚洗完澡,上床涂一些护肤品,忙的不亦乐乎。而我准备给铭儿看书讲故事,结果这孩子在床上一蹦一跳的,不坐过来看书,还把铭儿妈的面膜踢到了床下。

铭儿妈一下火了,对铭儿说:“你干嘛呀?东西踢到床下,是不是该去捡起来?”铭儿一脸不在乎地说:“我就不!”看着他这样子,铭儿妈火冒三丈,吼道:“你错了没?”铭儿犟嘴道:“坏妈妈!”

听到这,我也加入了铭儿妈的战线,让铭儿站在墙角,开始对他刚才的不良表现进行批评教育,尤其是“坏妈妈”这个词,是我们不想听到的。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无论是宝爸宝妈自己,还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都十分地溺爱,打不得、骂不得,甚至像祖宗一样供起来。最近网上有个视频,就让我印象深刻,我想这只是现代孩子教育问题的一个缩影。

因不买零食,熊孩子对妈妈动脚,爸爸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视频里,一家三口在商场逛街,夫妻俩在逛鞋子和衣服。这时女儿要买零食吃,妈妈的意思是,一会儿逛到零食店然后买,而女儿就是不干,还大哭大闹起来。

看着哭闹的女儿,妈妈耐心地和孩子解释着,对强调一会儿就去买。这时,看到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孩子直接开始不停地踢妈妈,一边踢还一边说:“你到底给不给我去买零食!不买我踢死你!”

看到这一幕,孩子爸爸,二话不说,直接一脚踢了过去,孩子一下就老实了。然而,妈妈立马拦住爸爸,很急地说:“你踢她干嘛?踢伤了怎么办?”

对于,这对夫妻的做法,网友们都纷纷感叹,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说教嘛,又不听;打骂嘛,又怕伤她自尊;不管嘛,以后变本加厉怎么办……对于这事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那么家长在发现孩子的错误时,应该怎么教育呢

1、及时劝阻和教育

家长在发现孩子有错误的行为时,一定要停下手边的所有事,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只有这样,孩子才会重视,才能明显地收到爸爸妈妈的反馈的信息:这件事上我错了。

遗憾的是,我们可以到身边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的问题时,通常只是随口带过:“以后别这样了啊!”,然后,就没下文了。结果发现,孩子还会在同一问题上不停地犯错。

第一时间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郑重其事地警告他这是不对的,才能让孩子印象深刻,避免再次犯错。

2、适当的惩罚会有奇效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在教育小孩时,光用嘴说没多大作用。这时,采用一些适当的体罚会事半功倍,比如罚站、打手心、取消当天看电视时间等等,这些惩罚往往能戳中孩子的痛点,不敢再犯。

当然,还有一些家长可能会采用更激烈的方式,比如上文中视频里,爸爸直接用脚踢,生活中还有用皮带、衣架抽打、扇耳光等等。只是大家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分寸,别真伤了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长记性”,而不是为了树立父母的权威,大家不要弄混了。

3、教育过后表达关爱

这一点,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也是很多父母容易忽视的。犯错后,孩子的普遍心理是害怕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由于过于单纯简单的思维方式,孩子还没办法去理解父母严厉背后的深爱。

因此,父母在教育完孩子后,要及时表达爱意。比如我家常用的,是拥抱、拍抚,然后温柔地说:“宝宝,你知道吗?因为宝宝这样做是不对的,所以爸爸才很生气,我爱你。”

通过浓浓的爱意,进一步让孩子加深印象,明确对错。


今日讨论:你赞同“不打不成才”吗?欢迎评论区留言。我是铭儿爸,看到这点儿,就顺手点个赞呗,谢谢各位亲们!

PS:很多家长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都会有困惑,既希望能和孩子成为朋友,又想自己的引导和教育能让孩子认可听话,那么我给大家推荐一套书籍,仅头条销量破十万

共4册,58元,每本书平均下来15元,一个冰淇淋的钱,就能让家长真正认识孩子、走进孩子内心。可以直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

荣景优品4册正面管教不吼不叫如何不惩罚有效管教孩子家庭教育书
¥58
购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8068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