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发布投资研究报告,评级: 买入。
新凤鸣(603225)
事件
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同比(2018年为327亿元)增长4.6%,实现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2018年为14.2亿元)下降4.8%,每股收益1.13元,同比下降6.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2018年为13.6亿元)下降8.4%,ROE为15.0%。发布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债预案,拟募集金额不超过25亿元,用以投资90万吨差别化长丝及220万吨PTA项目。
简评
2019年PTA卡脖子叠加长丝行业景气度下滑背景下,公司坚持低成本扩张及低库存运营战略,业绩仅个位数下滑。2019年公司Q1、Q2、Q3和Q4分别实现营收76.6亿元、86.7亿元、82.4亿元和95.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2.7亿元、3.2亿元、5.2亿元和2.5亿元;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1.5亿元、2.9亿元、2.8亿元,同比增加50.3%、28.1%、12.3%。2019年受PTA价格挤压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下游需求低迷,价格降低、价差缩小,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境外毛利率为9.4%,同比减少4.5%,境内毛利率为9.2%,同比减少1.1%。全年POY、DTY、FDY价差分别为1444.6元、3313.2元、2014.5元,同比2018年分别下降10.1%、9.8%、6.6%。在行业景气度整体下滑背景下,公司坚持低成本扩张战略,长丝以量补价,仍保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2019年公司实现涤纶长丝产量385万吨,同比增加24.6%,销量386万吨,同比增加26.9%,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8.3亿元,同比增加86.3%。2014-2018年公司长丝产能从170万吨增长到370万吨,2019年中跃化纤一期二期合计56万吨投产,产能达到430万吨左右,市场占有率达到10%,2020年中益化纤60万吨项目投产,长丝产能接近500万吨,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未来产能以每年两套或每两年五套产能的速度稳定推进。公司同时坚持低库存运营,保持原材料10天以内的消耗量,库存商品5-7天的销量,有利于对市场当前上下游产品价格波动做出及时、快速、有效的调整,减少对仓库库容和流动资金的占用。低成本扩张及低库存运营战略辅以出色的经营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公司逆势站稳脚跟。
产业链向上游PTA延伸,独山能源PTA项目仅投产两个月便逆势盈利。2019年公司PTA采购量为338万吨,营业成本受限于PTA价格的剧烈波动。为填补公司上游产能空缺,提供长丝生产稳定原材料,公司推进独山440万吨(实际约500万吨)产能PTA项目,其中一期独山能源220万吨项目已于2019年10月底进入试生产阶段,并于2019年11月、12月陆续投产。全年独山能源实现25亿收入,1206万元利润(2019年上半年实现亏损952万元),在PTA非常低迷情况下刚投产即实现利润,按照项目13%的产能利用率来算,2019年PTA项目29万吨产量,投产后在11、12月绝大部分PTA企业亏损的情况下至少实现了70元/吨的利润,展现极强盈利能力。独山港PTA项目是公司优化各项资源配置,向上游延伸产业链,进一步降低主营业务成本,提升公司综合实力的一项重大举措,能解决目前PTA环节对公司的牵制,且随着公司后续长丝产能的陆续投产,PTA年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项目二期2020年三季度投产后能满足新增长丝产能的PTA需求。当前国内PX产能显著提升,PX对外依赖度降低,国PTA行业也因行业产能大幅提升,使得竞争日趋激烈。部分装置老旧、技术落后的生产厂商失去成本优势,淘汰落后产能是大势所趋,拥有低成本生产优势的龙头PTA厂商将进一步获得市场份额。独山港PTA项目选用行业领先的英国BP公司最新PTA工艺技术和专利设备,同传统PTA技术相比可减少95%固废,65%温室气体及75%的废水排放,将PTA行业绿色、低碳、安全、环保和节能降耗实现了有机统一。与此同时,公司已将独山港新一轮包含400万吨PTA产能以及210万吨长丝产能项目列入规划,旨在打造一个新的石化基地,做大做强主业:项目总投资130亿元人民币,其中年产400万吨PTA项目总投资53亿元,年产210万吨功能性纤维项目总投资77亿元。项目投产后实现一体化产业链,极大减少物流运输及能耗成本,盈利能力可进一步加强。同时,公司计划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获得25亿资金,分别投资于中益化纤60万吨、中跃化纤30万吨差别化长丝项目及独山能源220万吨PTA项目的建设,优化公司的债务结构,降低公司财务费用,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大资金支持,长远角度来看有利于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降低投资风险和提高未来回报率。
公司深耕差异化长丝产品,致力于技术智能化改进。在2019年长丝景气度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公司保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这源于公司从创办初始至今始终以技术发展为核心,在科研和技术改造的投入一直处于行业前列。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投入研发费用6.8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2.0%,同比2018年增加5.8%。公司具有显著长丝差别化率优势,成功开发吸湿排汗纤维、高特丝纤维、环保抗皱纤维、超柔纤维等差别化产品,设备后发优势与成本管理优势明显,能耗水平低;智能化高效管理,“互联网+”助力打造行业一流信息化能力,着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机器换人达到“黑灯车间”标准,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工成本不断降低,生产效率行业领先。2014年至2019年,公司涤纶长丝产能从170万吨增至430万吨,增幅为153.9%,PTA产能由零增加到250万吨,5年间公司产能与产业链都有质与量的飞越,而员工数量从6589人增加至10887人,增幅仅为65.2%。2020年为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公司超额完成化纤差别化率、研发投入比率等各项指标,以独到的眼光布局未来发展策略。当前大炼化进入快速扩张期,上游PX、MEG产品价议价能力不断走弱,产业链话语权下移,带动利润向产业链下端转移,在贸易摩擦缓和及消费端长丝需求进一步升温的背景下,公司将成最大受益者之一。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8亿元、21.9亿元和27.7亿元,EPS1.20元、1.57元和1.98元,PE8.8X、6.7X和5.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点击下载海豚股票APP,智能盯盘终身免费体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75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