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换一个角度更易找到突破口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换一个角度更易找到突破口

(分享三国在提升个人能力、打造职业团队、陶冶情操原创启发,助您理想人生)

一、历史:

三国演义的诸葛亮骂王朗,不管历史是否真的存在,单从辩论口才角度分析,也是一个经典、值得学习。过程大致如下,

1.王朗:“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总结起来,其主要论点为: "天数有变,汉朝气数已尽,现在魏国才是天命"。王司徒确实是想跟诸葛亮探讨一番谁是正统的问题。

2.诸葛亮:“昔日桓、灵之世,汉统凌替,十常侍作乱于宫中……”,主要用来证明,汉朝怎么会是气数已尽? 分明是这些坏人在作乱。那么是谁让坏人猖獗的呢?“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 把论点从关于天数的讨论,转移到了那些面对恶人毫不作为的汉朝大臣身上。值此国难之际,王司徒又有何作为?关键是找到对手的道德缺陷,同时自己占领道德制高点。

最后,“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这句话更是成为经典。

二、感悟:

两人的对话概括起来,如下,

王司徒:"汉朝现在完蛋啦,魏国基本已经统一天下了,你就别费劲了,劳民伤财,还不如投降"。

诸葛亮: "扯淡!汉朝怎么完蛋的?难道不是因为奸人当道吗?奸人为何当道?不就是像你这样的人的不作为吗?你当时不作为,搞得天下纷争民不聊生尸横遍野,现在还有脸站出来跟天下人说什么'天数'? "。

首先,诸葛亮没有顺着王朗的论点辩论,因为王朗讲的很有道理啊。而是换一个角度,攻击王朗整段演讲的核心内容,即汉朝的衰亡,真的是"天数"吗?从而引出表达王朗不作为、朽木为官、禽兽食禄、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三、小结:辩论不能中别人的圈套,要从中找到突破口,换一个角度更容易完胜。

(三国百年经典历史,不同年龄、职业都有所感悟。分享原创启发,欢迎关注【读三国感悟人生】,精彩不断)

附:相关历史人物介绍

王朗(?-228年),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郡郯县(山东临沂市郯城西北)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

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为其服丧,后来被举孝廉,但王朗不应命。徐州刺史陶谦又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迁任会稽太守,任内获百姓爱戴。196年孙策攻会稽时,王朗举兵抵抗,为孙策所败。王朗在逃亡失败后投降,孙策敬重王朗而未加害。后为丞相曹操所征,因战乱辗转数年后才抵达,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213年,魏国建立,王朗以军祭酒身份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曹魏建立后,改任司空,又进封乐平乡侯。曹叡继位后,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631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