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岳飞,估计大部分人脑子里会紧接着蹦出“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上学的时候,课本上岳飞民族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
有人对岳飞充满敬仰,于是他们翻阅史书,看以岳飞为主人公拍摄的电视剧电影,他们沉迷在岳将军的军事成就,为岳飞收复失地却被皇帝以莫须有的罪名所杀害的人生悲哀。
长久以来,岳飞成了“忠”字的代言人。然而,现在却有了不同的声音出现,他们认为,岳飞不该是民族英雄、他当时的北伐是在乱世引起战乱,让南宋将士们精疲力竭,使南宋百姓们饱受战乱之苦。不配民族英雄的美誉。
从辩证角度来看,两种说法都言之有理。一个是站在民族站在国家的角度去看,岳飞面对比当时的南宋强大很多的金国,不畏强敌,为朝野公认的忠义之士、国家栋梁、连岳飞的敌人都佩服的英雄。
然而在另一种观点上来看,他这种行为确实不顾历史大局观和历史发展大趋势,一意孤行。
两种观点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各自有理。但是今天,我们走出史书,不去争论他的形象。抛开民族英雄的光环,只是来看,岳飞,这位名字深入每个中国人心中的 大将军,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岳飞,河南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书法家。他曾先后四次从军,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
1140年,他挥师北伐,大败金军,逼近北宋故都开封,后被诬陷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这短短几句,却是概括了岳飞的整个人生。
岳飞小时候只是农民家的孩子,但他却天生神力,早早就以天下为己任,勤学苦练百折不挠,入军前的岳母刺字,更是表明决心,为天下人所称道。入军之后从最小的士兵开始干起,短短几年便成了中层干部。
而后来更是成了大将军,其带领的岳家军也成为了当时最强的军队。岳飞的军事天赋无法否认,他的爱国精神更是可贵。刨掉了诸如“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之类光环的岳飞,他依旧是个令人敬仰的大将军。
而岳飞站在这样功高盖主的将军职位,却还能保持初心更是难得。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生活简朴,清廉如水,身居高位却不贪一针一线;他与发妻相敬如宾,对母亲更是做到了事必躬亲。
他的私德近乎完美无缺,在岳飞死前,高宗和秦桧都没有想到他有多么清廉。这俩人在抄岳飞家的时候,还兴奋地指望能抄出一大笔家财,补贴财用。而岳飞悲剧收场的
人生也正是他这种品质所造就。精忠报国,若他忠的是明君,而不是赵构,这种听信小人言论,找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忠君的昏君。
他可能会继续驰骋沙场,发挥他的军事天赋,为他的祖国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不是面对莫须有的罪名,忠君思想的岳飞只能以死明志。一代枭雄,人生就此落幕,令人唏嘘不已。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不做官,不打仗的岳飞更是有满肚墨水的文人。他的书法为人称赞,他的著作更是广为流传。
在这个角度上来讲,岳飞也是一位充满魅力的人物。总的来说,不管岳飞在他当时是否为民族英雄,在如今的社会,人们是怎样去看待他,去争论他。
他都是极具魅力的一个存在。不论如何,岳飞只能存在在我们当世所能看到的些许史书中。而真实的岳飞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任务,或许得穿越回南宋问一问他的家人,问一问他的将士才知道了。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62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