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gnore
我高三的时候,班上有个从陕西回来的转校生,说是在陕西模考差不多一本生,因为被查到不是本地的,必须回浙江。因为我们学校不是很好,每年一本差不多三个以内,班主任把他当宝一样看。
结果在浙江模考出来班上垫底,只能上专科。他还跟我说他是他们学校中等,他们学校每年大概一半一本线。我有时候在想他是不是在骗我们,但是总觉得还挺诚恳的。传出来了之后,在我们班上被疯狂调侃。
最后他光荣去了专科。
大二细分专业后班里有40+的同学,三个浙江的同学在大二学的成绩都在班里前十(不好意思我最辣鸡,其他两个一个第一一个第三我第九,拖后腿了 )
另外我认识的几个浙江同学,他们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但也都成绩很好。有一个人我舍友(也是学霸挂的,他们同专业)经常提及,特别是到了期末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就比较这门课差了多少分,那门课差多少分之类的,总之那个同学在我心中也是个学神一般的存在。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个同学也是浙江的(再次为浙江同学骄傲,并默默为自己的辣鸡叹气)
在我身边唯一一个批判过浙江教育辣鸡的是一个在浙江上完高一之后到江苏继续学业参加高考的,他说在浙江的高中他一直是班里第一第二,但是去了江苏只能排到班里第十左右(?)所以才来了这个看起来不太适合他菜花的大学(?)
我也没接受过江苏高考的洗礼,我也不敢说话 总之浙江的学生不差就对了。
照2005年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儿童智商排名
不要问为什么后来的就没有了,后来的。。。要不你去搜搜看,据说好像不让测了。。。
说说信息学竞赛,信息学竞赛是全国同一张卷,不同获奖分数线。
还有这是2018年的NOIP各省的一等奖分数线和获奖人数,可以看到浙江分数线全国最高,获奖人数也是全国最多,可以说明浙江省的总体实力非常强。
省份 新获奖名额 历年获奖人数 总获奖名额 获奖分数线
浙江 262 176 438 375
重庆 82 15 97 330
河北 74 9 83 330
香港 11 4 15 315
广东 174 143 317 310
江苏 166 79 245 310
四川 172 54 226 310
福建 147 72 219 310
湖南 156 77 233 305
北京 111 56 167 300
黑龙江 38 12 50 290
湖北 60 10 70 290
陕西 33 21 54 290
山东 213 58 271 285
安徽 98 52 150 280
辽宁 45 9 54 280
山西 31 5 36 280
上海 86 41 127 275
河南 45 18 63 275
天津 15 6 21 275
江西 56 13 69 265
广西 40 15 55 255
吉林 29 17 46 255
新疆 18 7 25 245
内蒙古 14 0 14 240
贵州 17 1 18 235
海南 5 2 7 220
甘肃 5 2 7 205
云南 7 1 8 175
澳门 6 2 8 175
宁夏 3 0 3 175
数据来源:NOI官网(http://noi.cn)
然后再看看数学竞赛。。。
可以看到基本上每年浙江都比别的省分数线高出两位数的差距。(满分300)
主观感受就是浙江生源的基础会相对更扎实,计算机基础技能平均最强,数学平均处于第二梯队(第一有且仅有江苏),外语平均处于第二梯队(第一是上海和江苏)
平均成绩大概属于中上水平。因为疫情原因没组织补考,现在专排没出。从周围的情况来看,成绩主要集中在2.33-3.33,而浙江生源基本在3.00-3.67(满绩4.33。全寝就我一个绩点过3。。。而且我还是同乡里考的最差的。。。)
学习态度比较端正。略差于河南,和河北 江苏 山东大致持平,和其它东部省份差距不大,但远强于西部大部分省份。
人生目标都挺明确的。个人比较喜欢和同乡的一起讨论未来。平均来说,东南省份的喜欢讨论经济问题和就业,东北省份的喜欢讨论考研和深造计划,中部省份的不太参与讨论,西部省份大多比较佛系。。。
总体来说,第一年的情况是越发达的地区的生源相对综合实力越强,学习态度越好,人生规划越明确。这是之前所处环境带来的“优势”。
但之后几年,可以说大家都处在同一个环境里。后面几年能否保持优势,或者说是否能在大学及社会里混得更体面一些,最终还是得看个人的奋斗。。。不能迷信所谓的“地域优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6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