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最近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把利率直降到零利率,二是开启量化宽松。可以预见的是,美元又一次泛滥,向世界输出通货膨胀。
于是,我们可以听见身边很多朋友都在议论说:为了预防通货膨胀,要不加个杠杆买个房什么的,预防一下?
我的建议是:现在经济形势不明,前景不太妙,除非你能全款支付,或者自己特别看好,又或者是自己急需到不买不可,否则千万别随便加杠杆买房。
通过加杠杆买房提前锁定债务总量进而对抗通货膨胀,是应对金融危机下通货膨胀的一种手段,但这种手段不适用于经济危机。如果说金融危机是资金融通危机,死的是投机客,死法是跳楼死,那么经济危机就是生产、供应、消费和金融的社会危机,死的是失业者,死法是饿死。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因为,这次的新冠病毒疫情不但加剧了目前的危机,并且让危机向经济方向转变并席卷全球。
如果要有效防止病毒蔓延,社交隔离是必须的防疫措施;而实施社交隔离势必影响社会消费,进而传递影响到生产、供应、物流、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等各个经济环节,形成连锁反应。美国政府对封闭隔离的反应很能说明这个影响,比如特朗普就认为:“真正的死亡率比我一直以来以为的要低得多,这是我认为我们要复产复工的原因之一”,他以此喊话美国人,希望在复活节前让社会重新开放。为了防止经济不受影响,不惜逼人去送死,这种态度本身已经很能说明新冠病毒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了。
目前,中国的防疫形势总体不错,但国外疫情高发,终将影响我们的进出口和供应链。同时,大量海外华人出于避险纷纷回国,不但增大了新冠病毒输入性传播的风险,也增加了社会的负荷压力,这些影响都会逐渐传递到经济。影响也许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
今年是就业压力特别大的一年。很多公司也许熬过了国内的疫情,但是会发现国外的订单突然就没了。除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骨干国企外,很多企业都没法回避降薪、减租、裁员这些沉重的话题。如果失业了,工作没了,拿什么做月供呢?
也许能熬过去,但也有可能在经济复苏前倒下去。为了活下去,打折卖房也不得不考虑。如果天亮的时候拿不到钱就会饿死,无论多好的房子也会被业主在黎明前抛售掉。而那个时候的处置价格会有多低,不知道有人想过没有。
当然,如果你有稳定的工作,不错的积蓄,没有杠杆或者杠杆很少,这时候加杠杆买房改善下居住倒无可厚非。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反而想着在危机来临前加杠杆投资,试图在房产上完成人生逆袭,一定要想想:在推土机前去捡硬币的风险,你抵御得了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56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