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当今中国,有2个职业人人都可以评头论足,提出意见和建议:一个是中国男足,一个是中国教育。前者是因为成绩太差,后者则是谁都懂,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论。年前没有发生疫情的时候,我们小区有几个孩子家长,在和我的聊天中,谈到怎样教育子女时,说的头头是道,连我都自叹不如。真心夸赞他们的理论水平。其中一位家长很自豪地说,他要是去当老师,一定能把普通班的学生都培养成优秀生,只可惜没有机会。
谁知道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学生都无法开学。在微信群里,当家长谈到担心孩子的学习时,我建议他们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做一回优秀教师,既实践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又辅导了孩子的学习,一举两得,不好吗?有2位家长当时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并且宣布:开学时,见成果!
王大姐在事业单位上班,她认为,要成为优秀学生,最重要的,必须事前有详细计划。按部就班,才能走的更远,并且也轻轻松松。就如同她每天去上班一样,一天4次签到,回回不拉,才有满勤奖,年底奖金也不会少。学习也相同,该做的都做了,成绩怎么会差?王大姐做事干练,一天就把儿子的假期网上学习计划做好了。什么时间做什么,都安排的清清楚楚,满满当当。往墙上一贴,告诉儿子,坚持就是胜利。努力去做!她儿子也是信心满满。开始时,确实执行的很好,有什么问题,王大姐也能马上给孩子解决。不料,随着疫情的严重,单位要求所有人员参与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虽然爷爷奶奶在家,但是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帮不上忙,导致没有3天,孩子的计划就执行不下去了。王大姐回家发现了,就批评儿子不努力。但是,第二天计划依旧完不成。天天生气,弄得家里气氛紧张。最后,计划作废,让儿子随着老师的要求去干。
李大哥是自由职业者,最大的爱好是钓鱼。一谈起钓鱼那是头头是道,什么“早钓鱼,晚钓虾,中午钓个大王八。”“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反正是一套一套的。对于学习,他认为和钓鱼一样,最主要的是讲究方法和技巧。找到诀窍,学习就会“开窍”,一路开挂直奔清华北大。李大哥觉得先要找到儿子的兴趣点,对症下药,让孩子爱上学习。考虑到儿子学习中等,平时做作业比较费时间,同时喜欢看手机小视频和小游戏。为了激励孩子,李大哥的要求简单明了:上课认真听讲,完成了作业以后,随便玩手机,只要晚上10点按时睡觉就行。儿子眉开眼笑地答应了。李大哥每天时不时监督儿子。几天以后,发现儿子作业完成越来越快,并且准确率很高。他非常开心,觉得找对了诀窍。还在微信群里给别人传授过学习经验。不料,有一天,班主任联系了李大哥,要求他要管住孩子,不能经常抄作业。李大哥才如梦方醒。把儿子叫到跟前,再三询问之下,明白了儿子嫌每次如果自己认真完成作业的话,不仅花费的时间长,而且错误还多。干脆就复制同学的作业,又快又省事,还能好好玩手机。李大哥接下来几天,每天盯着儿子学习,不让他抄作业。可是儿子有的题目就是不会。李大哥也不会,几天下来,李大哥只好降低要求,实在不会的就先抄作业,等老师讲的时候再认真地听。现在的李大哥,每天还是陪着儿子学习,但是,已经不敢太严格要求了。微信群里,他们俩早就不想当老师了,至于教育理论,也早就顾不上实践了。
王大姐和李大哥的观点不能说是错误的。为什么执行不下去呢?最主要的是他们要面对的不是物品,是一个活生生的爱说爱动的孩子。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是复杂的人呢?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各方面都考虑到,协同作战,才能更容易成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56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