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给孩子自由,并不意味着父母放手不管

给孩子自由,并不意味着父母放手不管

给孩子自由,并不意味着父母放手不管

在目前社会中,亲子教育一直都是热点话题,现在都提倡给予孩子自由,但是有一点作为家长的我们需要知道,给孩子自由,并不意味着父母放手不管。

孩子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年龄太小等原因,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事情,父母如果撒手不管,效果也不会很好。这时就需要进行"有保护地放养",既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又进行必要的保护,而不是放任自流。

"有保护地放养"就是父母不断地观察和了解孩子的心态,在关键时刻及时伸出援手,向孩子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思路,同时把最后的决定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承担结果。

有些父母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采取宽容甚至纵容的态度,即使在孩子犯了错误以后也不闻不问。这些父母的理由是孩子小,理解能力较差,一些错误行为可以谅解,"树大自然直",长大了就好了。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孩子小,缺乏正确的是非标准,有时难免多犯些错误。父母应及时帮助孩子改正这些错误。

给孩子自由,并不意味着父母放手不管

给孩子自由,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得培养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及一个为自己生存负责的观念。要让孩子知道:他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达到他的目标。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人都要为自己负责,应该尽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例如,在给孩子自由安排自己生活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应该按时睡觉和起床,否则第二天上学将受到影响。这样的规则延伸到学习上,孩子就会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作业,什么时候该玩,用不着父母去催促。

给孩子的自由也应该在遵守社会规则的范围内,不能放任孩子随心所欲做任何事。事实上要想在现代社会生存,每个人都有必要遵守一些基本规则。如果孩子从小能将某些规则内化成习惯,他就不会觉得那些规则是难忍的束缚,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而那些没有任何规则意识的孩子长大以后,在一个秩序化的社会将感受到更多的压抑,甚至无法融入社会。

我们要认清给予自由和"放养"之间的区别,多度的放纵孩子只会是害了他,儿童诗对孩子过度保护也会让孩子变得自我为中心,嚣张跋扈,也不可取。所以,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学会掌握其中的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5562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