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王某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某商场的服务台电话,决定跟商场总台服务员开个“玩笑”。他当即拨通了电话,对总台服务员说商场中有一枚炸弹。服务员立即报告了领导。警方接警后,火速疏散顾客,搜寻了几个小时,才发现这只是一个恶作剧。事后,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王某的行为已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本案中,王某的行为与之吻合,他谎称商场有炸弹,属编造、故意传播爆炸威胁性恐怖信息;通过传播后引起了疏散顾客、警察搜寻等后果,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尽管是开玩笑,但王某对由此产生的后果持放任态度,而非造可而止,具有主观上的间接故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5410.html
赞 (3)
打赏 微信扫一扫
上大一副教授在河南景区失联14天,600多人搜救至今下落不明
« 上一篇2019-08-19 04:50:30
眼见未必实!小伙用截图骗老太88次
下一篇 »2019-08-19 07: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