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许多家长还在反复的踩“超限效应”的陷阱,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许多家长还在反复的踩“超限效应”的陷阱,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几十年前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是打就是骂。但是随着现代人们的素质逐渐提高,家长们慢慢懂得了打骂的棍棒式教育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还有可能侵犯孩子的人权。所以现在的家长基本上很少奉行,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的教育方式了,他们更多的转向为通过语言的教育让孩子慢慢懂得基本的道理。

但是随着讲道理的教育方式越来越普及,很多家长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因为小孩子还小,非常活泼好动,他们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听家长到底在说了些什么,而且有一些道理对他们来说太过于深奥,小孩子根本听不懂。他们对家长说的话经常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不能理解,这次犯的错误,下次还犯。很多家长抱怨讲道理的教育方式根本对孩子没有效果。

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很多家庭中都会出现,针对这种现象还有一个专门的学术用语就叫做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就是指人们受到的某种刺激过多过强或时间过久时,就会引起逆反心理。

体现在家庭教育中就是,家长太过唠叨就会使得孩子本来想要听从父母的教育做一些正确的事情,但因为唠叨久了就让孩子逐渐厌恶,故意不按父母说的做。但其实这种效应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做到以下几点,孩子的超限效应就会大大减小。

1.注意说教的度

通过对超限效应的解释我们可以发现,超限效应的引发主要是由于父母教育时间过长或者过于严厉而引起的。所以在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只要注意把握这两个方向上的度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超限效应的发生。

2.抓大放小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会犯错误,孩子更加无法避免,所以在面对孩子犯下的不同错误,一定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抓大放小。孩子有时候会不小心做错一些小事,这个时候父母需要的不是严肃的讲道理而是要对他们多多鼓励。

虽然这一次做的不好或者不完美,但下一次相信他一定能够做好,要对孩子有这样的信心。而不是不管孩子做错多么小的事情都对他们严肃的批评教育,如果这样,有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不敢尝试新的事物,造成他们心理上的缺陷。

每个孩子都需要时间成长,家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不是揠苗助长,做一些违背他们成长规律的事情,而是要学会陪伴,学会等待,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只需要浇浇水施施肥就可以。孩子的成长更多的是要依靠他们自己。

其实作为父母应当矫正一个观念就是,不仅教育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好,鼓励也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好,家长们有时候可以多多尝试用鼓励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避免超限效应,教育的效果还更好。

3.学会倾听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只要站直立正,听家长讲就可以。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有的时候孩子犯错误都是事出有因,家长只是一味的批评他们,根本不问他们为什么犯错,这样的教育方式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不仅孩子要听家长的教育,家长也要学会倾听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要只是死板的说教,可以尝试多多对孩子提,问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协助他们解决困难,跨越障碍,以此才能避免错误的再次重复,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4.学会管理情绪

现在的家长们生活压力是很大的,他们要面对工作的压力,面对抚养老人的家压力,同时还要面对教育孩子的压力。这些压力得不到很好的释放,就会容易突然在一个小的情绪点一起爆发,而孩子经常是许多家长情绪爆发的导火索。

工作很晚回到家里遇到孩子犯错,很多家长不可避免的都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面对孩子就一顿劈头盖脸地骂。面对这样的家长,孩子大多都非常的反感,甚至到了厌恶的程度。很多家庭都是因为这样,让孩子与父母走得越来越远。

其实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做到情绪管理得当,其实很简单。首先家长在工作结束回家的路上,就多多给自己心理暗示,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在工作中遇到的不好的情绪,不要带到家里都在上班过程中或者回家的路上消化掉。

其次如果我你觉得心理暗示对自己来说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就可以找一个合适的可以发泄情绪的方式。比如下班之后到健身房运动半小时,或者到一处空旷的地方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等等。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让自己释放压力的方式,但就是不要将不好的情绪带到家中,特别是带到孩子面前。

超限效益这个雷,其实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都会踩到,他看似平常,但其实会对孩子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会让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最终还有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的疏离,而这些一旦产生就很难修复和弥补。所以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产生超限效应就要立刻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改掉自己太过唠叨的毛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4515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