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成长没有捷径——不要回避障碍

成长没有捷径——不要回避障碍

记不得这是我在多久之前的一次论坛上讲的话题了,现在想起来,这个话题放在当下也不过时。

现在有些教育专家动辄就是西方的心理学如何如何,动辄就是蒙台梭利说过什么,或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什么……教育,应该是民族化的,需要接地气。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教育也有很多独特的方式,所以不必一味拿国外说事。

我曾听老一辈的人说过:成长,是没有捷径的;有些挫折,你必须面对;有些困难,你必须承受。

这一点我倒是欣赏有些西方国家的教育,不管家境怎么富足,孩子到了18岁,就必须让他自己养活自己。所以孩子在18岁以前算是孩子,18岁以后就要在社会中独立的生存,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决定。这些学生在考大学的时候,有没有社会实践经验,也被作为录取的一个条件。与中国的教育相比,他们更注重独立性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教育,很多时候家长和老师做的太“满”了,学什么家长定,上什么学校家长定,选什么专业家长定,甚至包括大学毕业找什么工作……可谓是面面俱到。这样的“教育干预”让孩子看起来会走向一条衣食无忧的坦途,却也忽略了我们其实只是把孩子培养成了“巨婴”。有一天他走上社会,需要独立完成一项使命的时候,他可能会束手无策,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因为不够自信而失去良机。教育是个全社会都关注的话题,因为它关系到每一个人,关系到每一个家庭。

孩子成长的过程,不要试图回避障碍。

我曾跟家长们分享过一个这样的案例:

一般的孩子大概10个多月的时候开始学习走路,为了不让孩子磕碰,能更好的学习走路,有的家长把客厅的茶几都挪到了不碍事的地方,客厅一下子宽敞了很多,孩子玩的空间大了,学习走路似乎也更容易了。但是茶几不可能总被闲置,总有一天它还会回到它应在的地方,那个时候孩子仍然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一位聪明的家长说:“我没有把茶几挪走……我教孩子学走路的时候,只是告诉她在临近茶几的地方一定要小心,而且你还可以扶着茶几,这个时候茶几就是孩子走路的依靠。从孩子摇摇摆摆走路到孩子在屋里满地跑,也没出过什么意外。很自然的,孩子走到茶几处就会很小心,时间长了,茶几的障碍就不是障碍了。因为他已经熟悉了这个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他已经学会了如何避开障碍,如何保护自己。在这样一个有障碍的空间里锻炼出来的孩子,一定比在平坦地锻炼出来的孩子更容易适应,路走的更稳当。”

所以有些时候生活中有些障碍并非坏事,只要你摆正了心态,从容应对,那么排除障碍的过程也就是自我飞跃,自我成长的过程。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很多家长都感受到了孩子和自己之间的疏离。这份梳理源起何处?大约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过多的干预了孩子的自然成长。这个时候,他们面前的障碍又是什么呢?是面子?是害怕别人的否定?是心虚?是说不清的无奈?在纷纷扰扰的思绪里,他们一不小心就让障碍挡住了向前的路。

所以我常常讲:其实最让人害怕的不是黑夜,不是失败,而是面前还有希望的时候,你却没有了争取的心。

障碍总是有限,可是路却有无数条。不要回避障碍,面对障碍,静下心来,很多障碍还是能越过去的;即使有那么一些不能逾越的沟壑,你的人生也因为有了奋斗的历程,一样光辉灿烂。

成长,没有捷径:面对障碍,我们要选择坚强;越过障碍,你能看到更美的风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4515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