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一颗近地小行星近距离飞掠地球,约14.4万公里

一颗近地小行星近距离飞掠地球,约14.4万公里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近地小行星2020 FL2于北京时间2020年3月23日凌晨04时38分24秒在0.38地月距离(约14.4万公里)飞掠地球。



2020 FL2的绝对星等为26.3等,大小约20米左右,是目前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的尺寸最小的近地小行星。其与地球的轨道交会距离是0.00095AU(约14.25万公里),也是目前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的与地球轨道距离最近的近地小行星。

此前报道:8天前,一颗近地小行星飞掠地球

值得注意的是,新华社23日消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新发现一颗已飞掠地球的近地小行星。根据观测确定的轨道推算,这颗小行星于北京时间3月15日凌晨4时17分51秒飞掠地球,此次与地球的最近距离约为32.8万公里。国际小行星中心(MPC)已发公告确认这一发现,并为这颗小行星给出临时编号:2020 FD2。

关于近地小行星

公开资料显示,近地小行星(NEAs)指的是那些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小行星。这类型于小行星可能会有与撞击地球的危险。截至 2011 年 9 月发现中等体积大小的近地小行星数量约为 19500 颗。其中有 500 多颗小行星的直径超过 1km。这些小行星中的任何一颗一旦撞击地球,都将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近地小行星分为阿登型小行星、阿莫尔型小行星和阿波罗型小行星三类。事实上,访问近地小行星所需的 delta-v 比访问月球还小,NASA 的近地小行星约会探测器,已经访问过这些小行星中最著名的小行星 433 号(爱神星),日本的隼鸟号也成功的登陆系川,现已返航并带回物质样本。

已知的大小 4km 的近地小行星已有数百个。可能还存在成千上万个直径大于 1km 的近地小行星,数量估计超过 2000 个,天文学家相信它们只能在轨道上存在一千万至一亿年,它们要么最终与内行星碰撞要么就是在接近行星时被弹出太阳系,该过程可能会消耗大量小行星,但似乎小行星来源仍然在不断补给。


来源:综合紫金山天文台 百度百科 新华网

编辑:TF031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2203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