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智商决定一个孩子的下限,情商决定Ta的上限。但现实中,父母们似乎更关注孩子智商,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情商教育。
2011年,英国一项持续了50年的情商研究展示了研究结论。
这些研究人员持续跟踪了一群孩子,从他们的婴儿期、童年期到成年期,他们发现,那些在幼年时期表现出高情商的孩子,他们成年后往往更容易拥有成功的事业以及幸福的生活,即情商跟人的成功与幸福正相关。
高情商的孩子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强;拥有较强的同理心,善于与人沟通交往;意志力较强,自我调节能力强,等等,这些都使得这类型孩子长大后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一、低情商的三种表现
而低情商孩子常见的三种表现,如果发现你家孩子有多个以上的表现,那就该反省了。
1、低情商表现一:
性格急躁,一言不合发脾气
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孩子,动不动就喜欢发脾气、跟父母赌气。
堆积木堆半天没堆好,把积木都推倒、往地上一扔、开始发火;
逛超市时要买玩具大人没买, 坐在地上哭闹,怎么劝都不听;
和大人走在路上,有点什么意见不合就赌气往别的地方走,拉都拉不住······
许多人觉得小孩子任性,发脾气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一旦孩子习惯了这种模式,还没遇到点不顺心的事就喜欢发脾气,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他们长大后也容易随便对身边人发脾气,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很容易消耗周围人对他的好感。
性格急躁,遇事缺乏耐心、沉不住气,也做不成什么大事。
2、低情商表现二:
以自我为中心,蛮横霸道
很多孩子都被大人宠坏了,在家里做着小皇帝小公主,感觉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于是不管在家在外都习惯了对人颐指气使、觉得自己要什么就必须有什么,只会在乎自己的感受。
比如:
看到别人在玩滑滑梯觉得好玩,就把别人往旁边一推,挤着过去玩;
别的小朋友都在排队洗手,他不管,直接冲到第一个洗完了事;
在家里好吃的必须自己吃,其他人吃一点都会生气哭闹,更不会分享······
不顾及他人感受,戳人痛处、揭伤疤、嘲笑、挖苦别人······
这样的孩子,心里只有自己,看不到其他人,因此常常会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很难交到朋友。
3、低情商表现三:
禁不起批评、输不起、抗挫能力低
我听过很多家长反映现在的孩子普遍心理太脆弱,只能听表扬,禁不起一点批评,话说重一点看着就像要哭的样子,或者整个人特别沮丧低落。
有些孩子在家和大人玩游戏的时候,赢了开心,输了就说不算数甚至哭闹发脾气,输不起。
还有的孩子遇到一点困难就被击退,觉得自己不行,缺乏调节积极情绪的能力和直面挫折的勇气。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孩子不能够正确处理好内心情感,表现为自尊心过强,过分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韧性不足,遇到一点小挫折就被轻易打倒。
这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低情商表现。
三、这四种家庭最容易制造低情商孩子
诚如一位教育学者所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璞玉,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是合格的工匠。一个人的情商,很大程度上是后天习得的。情商低的人,往往是在幼年时期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从而学不会如何正确与自己和他人相处。
这4种家庭很容易培养出情商低的孩子,请自检:
1、家长不能控制自己情绪,时常爆发冲突的家庭
看看你是不是这样的家长,生气时,狠劲一上来,对孩子又打又骂,但疼爱他时,连自己都能感动哭……
网上报道的因为孩子犯错失手把孩子打残甚至打死的案例不胜枚举。面对自己情绪失控,我们常常会拿“被气得头脑一热”为自己找借口。 其实我们没意识到,自己对待孩子的不稳定情绪和态度,会影响着孩子如何处事做人。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模仿我们,用同样情绪化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使自己陷入情绪的沼泽无法自拔,伤人又伤己。
拥有情绪化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是场灾难,因为不能够调控情绪、进行自我管理的人,注定不会拥有较高的情商!
所以在生活中,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乱发脾气,即使孩子犯错,也要坚定而温和地进行教育,不要让孩子当众难堪。
2、经常抱怨的家庭
“看你奶奶给你穿这么多,凉着汗感冒了怎么办,什么都不懂……”
“你老师事儿真多,今天带这明天带那,怎么不把咱家搬进幼儿园……”
“你爸爸真笨,连个灯泡都不会换,还能指望他做啥......”
不管你承不承认,一项资料统计显示,一个人平均每天要抱怨15到30次,但我们却毫无察觉。
你以为在孩子面前抱怨几句无所谓,其实抱怨如同一剂毒药,会慢慢侵蚀孩子的身心,直接影响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孩子变得爱抱怨,遇事推脱责任,请先自检一下,问题的根源是否是出在自己身上。
3、爱比较的家庭
“又没明明考得好,你怎么了,脑子是榆木做的吗?一样的老师,为什么人家每次都比你考的好……”
家长的本意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激励自己的孩子,可是却让孩子造就了无法自我激励的低情商表现。
因为只有由内驱动的自我激励,才能真正让孩子成长。
什么都向别人看齐,会使孩子很容易根据外界反馈改变自己。慢慢地,孩子会变得缺乏自信,做事不果断,给自己的人生送上负分。
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株花,那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和姿态。智慧的家长要成为孩子的伯乐,而不是人生路上的评论家。
4、以孩子为中心的包办溺爱家庭
家里有好吃的,先紧着孩子吃。买东西,先满足孩子再说。看电视,孩子说看哪个就看哪个……
爱护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溺爱却会造就孩子无法应对生活中压力的低情商表现。
于外,会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性格;于内,孩子又会觉得自己是软弱的,是需要被保护的,遇到事情还没有尝试,就爱说“我不行”,养成外强中干的性格。
在恰当的时候懂得放手的家长,才是聪明的。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而不是事事包办、迁就,无论结果如何,孩子都会变得更加主动与积极,而这正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
四、家长的正确教育姿态
被誉为“情商之父”的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是管理情绪的能力,对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父母们需要从小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情商。
其中,戈尔曼指出,情商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
为此他还提出了情绪疏导五步骤:
为了让父母们更好地理解情绪疏导五步骤,这里举一个育儿故事说明:
商场里,5岁的小男孩睿睿因为看中了一款汽车玩具,妈妈觉得家里的玩具已经很多了便不同意将玩具买回家,睿睿生气地在地上又哭又闹。
妈妈及时阻止,并把情绪激动的睿睿带到一边。
妈妈:怎么了?为什么要在地上哭呢?是不开心了?(关注孩子情绪、鼓励孩子表达情绪)
睿睿:我很生气很伤心,我喜欢那个玩具,我要带回家。
妈妈:嗯,这个小汽车也确实很酷呢,不能带回家,确实很令人伤心。(带同理心聆听孩子诉说情绪)
睿睿点头(他知道自己的情绪被理解了,很多时候孩子就是误以为自己没有被理解,才会更加激动难以控制自己。)
妈妈:但是,亲爱的,玩具是不是应该奖励给乖孩子?你这样发脾气大哭,是乖孩子的表现吗?(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睿睿不好意思地摇头。
妈妈:大哭发脾气是很糟糕的表现,为了一个小玩具变成一个不乖的孩子值得吗?家里还有很多你喜欢的消防车、警车还有前两天你给乔治看的那个叫什么车来着?然然说很酷的那个……
(循序渐进帮助孩子用正确的心态对待糟糕的事)
睿睿(渐渐冷静,负面情绪转为正面情绪):是混泥土搅拌车!
常常按照情绪疏导五步骤引导孩子的父母,有利于养育出高情商孩子。
(今日话题:
低情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碰到诸多困难,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提前防范?
请到评论区留言,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分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11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