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军曹先生(Mr-Keroro1)
作者 | 百夫长
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3月20日,最新一期LPR数据发布。大家关心的5年期LPR未降,依然维持在4.75%的水平上。
外围降息潮,一浪高过一浪!
美国大幅降息至0-0.25%的目标区间,日本(-0.1%)、欧元区(-0.4%),一并进入了“负利率”时代。
此次央妈不跟,政策定力之稳,可见一斑。
非常时期,降息信号落空就是想和大家传递:楼市彻底告别暴涨!
现在最失望的莫过于房企了。
疫情过后,售楼处关门,停止营业,对于开发商来说,现金流的奶早已断了。
所以房企现在都在使劲融资续奶!不然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下图是我国房企的主要融资渠道。通俗来说分为三部分:境内融资,海外融资和卖房收入。
如果单纯靠卖房回款是不足以支撑房企的高周转的,只能说维持一下基本的经营活动。
融资才是房企的救命稻草。
从前几年国内开始自爆降杠杆以来,融资环境紧了很多,不过最近大部分的房企打着疫情的排面来借钱,政府还是网开一面。
毕竟政府也不想让房企死。
中国建材集团发了20亿的疫情防控债,5年期的利率才3.29%,非常低。
泛海控股地产也趁机申请发了20亿疫情防控债,中南建设也成功发了17亿疫情防控债,票面利率6.80%/年。
但是国内融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的,融创国内的融资主体已经两年没有发过债了。
所以大部分房企还是会青睐于海外发债。
但是最近的海外市场腥风血雨,导致众人们被迫频繁的见证历史。
甚至包括大名鼎鼎的桥水基金因为他们他们前段时间里重仓了美股与高收益债券。
导致亏损严重。
现在,他们把这些高收益债券卖掉,也就是这些公司债。
这其中也涉及到中国的开发商。
去年发行的91只债券,有三只债券的利率超过了15%,26只超过了10%,56只在6%到10%之间。
去年海外融资额最大的三家公司是:恒大、富力、融创。
一边是备受房企青睐的海外高收益债市场遭遇风暴,另一边,中资房企美元债今年的第一个偿债高峰已悄然到来。
Wind统计显示,2020年、2021年,房企海外债到期规模将分别达297.86亿美元、316.38亿美元。
今天恒大放出新闻说,恒大最近到期的一笔16亿美元的境外公司债,已提前将本息存入还款账户,确保如期偿还。
恒大是特意想要告诉大家他家有余粮?还是担心别人知道他家余粮不多了!
不过上市的房企尚能融资发债,而那些小房企却难逃破产的厄运。
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截止目前(3月17日),破产房企数量已有超100家,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就有2到3家破产。
(图片来源:人民法院公告网)
短短60多天,法院公布的破产信息就高达百余条,这个速度比起去年似乎又提速了。
其中不少房企都是三四线城市里的中小型开发企业,有的负债过高,导致资金链断裂,项目停工,无法如期交房。
更有房企向100位债权人申报过193笔债券款,负债越滚越大,最终难承其重,宣布破产。
没有了“返乡置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三四线城市的楼市了!
随着库存积压,降价促销是无法避免了。
很多人说自己的小城市房价依旧很刚强,没有跌。
不是不跌,只是时候未到,三四线城市涨的本来就比较慢,跌的也会相应的延后。
- END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95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