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鸿儿妈妈(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都说阅读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和内涵,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阅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们的注意力不集中,看对于大篇幅的文章,孩子也坐不住,所以正确的教会孩子们读书也成为了家长们的必修课之一。
我家外甥女今年刚上小学三年级,学校就布置了寒假阅读书籍的小作业。
刚好我下班就给孩子带了两本童书让孩子去读,谁知道孩子看见书一脸嫌弃,还表示学校布置的作业简直太难了。
我和孩子爸妈都认为阅读有利于孩子成长,让孩子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可是孩子自己就不乐意,并且老师还布置了写读后感的作业。
我看了孩子其中一篇,简直是乱写的,里面的人物姓名孩子都没记住,所以我家外甥女的阅读方式完全是错误的。
阅读方式的错误,也会耽误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很多家长都希望让孩子多读书,可是读书的目的性太强只会耽误孩子阅读本身的力量,让孩子变得排斥阅读,这样对孩子的内涵发展不利。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就拿外甥女的事情来说,她现在就算是把一本书读了一百遍,她还是不懂里面的故事内容,因为她阅读是完成任务,并不是自己感兴趣。
所以这也证实了很多孩子即使读那么多书,但是成绩依然没有长进和提高,因为他们阅读并不是发自内心,而是为了完成作业才读书的。
阅读的正确方式不在于数量的多少或者次数的大小,更关键的是阅读的方式和方法是否正确。
之后我把孩子的阅读任务减少了,给孩子提一些有关书里的小故事,让孩子对书感兴趣了,就自然而然的去阅读了。并且还给孩子留了一些有关故事的小问题,孩子想解答这个问题自己也就去主动阅读了。
这次的阅读成果比之前好多了,所以好的阅读方式才是打开阅读的正确钥匙。
二、带着目的的读书,才是精读的关键
带着目的和疑问去读书,才是阅读的关键。你要说完成读书的任务,一天一目十行,什么都不知道就这么读书,孩子读下来什么都不知道,只有带着目的去阅读,才是精读。
1、阅读的意义
带着目的阅读,会更加明白阅读的意义。有时候你阅读可能只是无聊放松随便翻几本书来看看,但是如果你拥有了阅读的目的,你阅读时为了看里面的故事和里面文段的优美之处。这个时候你会更加理解阅读这件事是什么。
2、阅读的内容
一本好书不应该不带着目的去阅读,要真正的阅读到里面的内容,首先就得对这本书提出一些疑问,让孩子们对这个书更加感兴趣。这样的阅读只会让孩子们对内容的理解更加充分,不再是单一枯燥的阅读。
三、让孩子学会读书的小窍门
学会读书不是一件难事,让孩子们拥有正确阅读的小窍门孩子们对阅读也不会再那么排斥,并且阅读的成果会更加高效。
1、多摘抄好词好句
读书的时候看到有优美的好词好句可以专门拿一本本子记录下来,这样一来,看完一本书收获的不止是书里的内容,也有这本本子上的词句。
这样会让孩子更加有成绩感,同时这也积累对于孩子的写作水平也有一个质的提高。
2、用心理解文章内容
好的文章不应该浅度,而是深度阅读。这类的阅读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刻理解里面内容的真正涵义。
所以我们一定要发自内心的阅读,用心去和作者在文字间交流,这样对于文章的理解更深刻。
3、带着问题阅读
最后一个窍门就是带着问题和目的阅读,只有这样的阅读能够让孩子提高兴趣,并且对阅读的收获也会更高,孩子们学到的东西也会更充分更多。
平时可以给孩子们一些关于书籍内容的角色,同时给孩子们一起探讨书中的情节,让孩子们对故事更加理解。
读书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是阅读的方式一定要正确,不能够用错误功利的方式打开,这样对孩子的未来不利。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小鸿儿妈妈,是一名2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89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