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女儿今天又被她“惹”哭了!只因女儿擦了桌子闺蜜没夸她棒。闺蜜跟我吐槽:“平时我常夸女儿‘你真棒!”近来发现,女儿被我夸出了‘毛病’,比如,她见不得我夸别的孩子;常常为了被夸而求夸奖;
做不好某件事就表现出很强的挫败感……”“打骂孩子不行,难道我这天天夸孩子棒也夸错了?”是的,夸孩子“你真棒”也不行!
为什么不能夸孩子“棒”或“聪明”
斯坦福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率领团队,耗时10年,对纽约20所学校的400名学生开展了实验,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得出的“成长型思维”结论震惊学术界。
实验一开始,让孩子们完成简单的拼图,所有孩子都能出色完成。
然后将孩子分成两组给予不同表扬。一组表扬他们的智商,“你很聪明”;另一组表扬他们的努力,“你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出色”。
第二轮测试,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相对简单的,一种是较难的。结果发现,被夸聪明的孩子,大部分选择了简单任务;而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
第三轮是很难的任务,结果孩子们都测试失败。只是他们对失败的反应不同:被夸聪明的孩子认为是自己不够聪明,很灰心;而被夸努力的孩子则认为自己不够努力,还要继续努力。
最后一轮测试的题和第一轮一样简单。结果出人意料:被夸努力的孩子的测试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而被夸聪明的孩子的得分相比第一次,却退步了约20%。
德韦克解释说:“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
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德韦克得出结论,被夸聪明的孩子容易陷入“固定型思维”,而被夸努力的孩子则具有“成长型思维”。两者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
德韦克教授的实验告诉我们“赞美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会慢性地扼杀他的成长型思维!”
试试这几种表扬方式
心理学博士海姆·G·吉诺特说:“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我们要用能引发孩子成长型思维的方式表扬他。不妨试试这几种表扬方式。
1.赞扬思考能力,鼓励动脑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的马皓文很会表扬儿子。他把儿子马飞从学渣表扬成了航天员。桥梁工程师马皓文因故入狱,狱中7年错过了儿子的成长,叛逆的儿子成了学渣。老师讽刺马飞“煤球再怎么洗,永远变不成钻石”,同学笑他“缺根弦”,就连妈妈都说他“长了张笨蛋的脸,这辈子没救了”。
只有马皓文对儿子赞扬有加,当众夸口“他会是这个学校最出色的孩子”;当马飞考了63分,马皓文表扬道:“这么短的时间,你就从全班倒数第一名到了倒数第五名,我就说了,你是天才。”
马皓文还赞扬儿子有思考力,鼓励他多动脑。
马飞被洪水围困,马皓文依然相信他的思考力,举着喇叭喊:“动你的脑子,你一定能出来!保持脑子一直想,一直转,你就能想出办法!”爸爸的话鼓舞马飞用门板和床单做成木筏,成功逃脱。
后来马飞成了航天员,飞行中遇到事故,他回想的还是爸爸那些表扬和鼓励的话。生命攸关之际激励他积极动脑想出办法,平安着陆。每个人都有大脑,但不一定每个人都善于思考。
表扬和鼓励孩子的思考能力,是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关键。也就是德韦克教授说的赞美他的“策略”。每个孩子身上还长着一个神奇的感受器,能接收到父母对他们的表扬和鼓励信号,激励他们变得更好。
2.侧面表扬,激发自信
孩子在尝试新事物的时候,遇到困难容易半途而废。采用这种“侧面表扬法”,一点点激励孩子克服困难,收获自信,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3.表扬选择能力,培养自主意识
朋友家乔迁新居,我们去贺喜,看到儿童房被刷成蓝色,我好奇地问:“你家是女孩,儿童房刷成粉色多好啊。”
朋友说:“我也想着儿童房刷粉色漂亮。可是我这闺女偏偏喜欢蓝色。她让刷蓝色就依她了。反正这房子也是她住。”我很佩服朋友对孩子的开明政策。她一向尊重孩子的选择,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而她女儿也一向特别有主见,做事稳重而独立。
这也贴合了德韦克教授提出的赞美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锻炼孩子的自主决定的能力。
4.表扬参与,鼓励勇敢
女儿喜欢涂鸦,每次她画完让我看,我都喜欢夸她:“你画得真好啊!”直到有一次,我看到她画得小兔子眼睛特别传神,就专门指出:“哇!你画的眼睛好生动啊,像活的一样有神。”
女儿就记住了。后来她每次画眼睛都特别仔细,画得不满意就反复擦掉重画。到现在,她画的眼睛总是最生动。表扬细节,让孩子知道自己棒在什么地方。细化表扬,才更具表扬效果。
5.表扬参与,鼓励勇敢
吴尊带女儿参加芭蕾舞亚洲比赛,虽然明知她年龄小,资历浅,但还是表扬了她参与的勇气。他提到,“我只想让她来见识,来吸取经验。慢慢让她明白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他还经常带一双儿女体验各种活动,带他们第一次尝试滑翔伞和滑水运动,表扬孩子勇敢尝试。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面临很多“第一次的尝试”,这个时候,尤其需要爸妈的鼓励给他们勇气,需要爸妈的表扬给他们信心。
鼓励孩子重在参与,多体验过程的美好,少计较结果的得失。开拓眼界的同时,也熏陶了孩子豁达的心境。
父母的表扬是孩子的动力来源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人的表扬和肯定,是3-6岁幼儿行动和探究动力的主要来源。正确并善于运用表扬,对孩子行为及性格的塑造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教育界流传着一份表扬孩子的“话术手册”,里面提到表扬孩子的101句话。当你想表扬孩子“你真棒”或“你真聪明”时,不妨从中挑选一句来替换。茱莉亚•罗伯茨说:“人有两种,一种是有翅膀的,一种是没有翅膀的。”
表扬的关键在于:让孩子相信,他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父母恰当、智慧的表扬方式,会帮孩子打开更宽广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这就好比给孩子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带领孩子飞得更远更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79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