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家长都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却常常无法把握这个度。的确,很多家长虽然处于好心,想要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但却会陷入一个误区,在该教育孩子的时候选择松懈。
在这个阶段如果父母没有加以重视,觉得孩子还小,不用急着去教育,任何事都以孩子为主。哪怕孩子犯了一些错误,家长也觉得这是小朋友的天性,孩子就是要犯错的。
而等孩子长大之后进入青春期了,父母想管在也管不住的时候又开始着急,而这时候父母的着急无疑是白费劲,这一切都真实反映了当代家庭教育孩子的误区。
当父母发现孩子出现一些错误的时候,没有及时教育孩子,从而让这些小错误不断放大,导致更多坏习惯的出现。
李玫瑾教授曾说: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
想要更好的教育孩子,那么父母一定要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改变自己传统的教育理念,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法与之沟通,这样孩子的未来才不会走弯路。
两不管
1、孩子遇到的小困难不管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小困难,比如孩提时期不会穿衣服,到长大之后不会做作业,再到成年进入工作之后所面临的难题以及婚恋上的问题。
父母与其替孩子解决一切问题,不如教会孩子方法,从正面引导孩子。相信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所向披靡,长大之后也会更感谢父母对他们正确的指引。
2、孩子应做的事情不管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要什么有什么,同事家的孩子已经上大学了,但每次回家总会带几大包的行李,而这些行李无一例外都是脏衣服,孩子都上大学了,家长还要替他们洗衣服。家长从小宠溺孩子,任何事情都不舍得孩子动手,永远跟在孩子身后操心,才把孩子养成了巨婴。
不管孩子处于什么年龄,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父母不应该去管,并且应该鼓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才有帮助。想让孩子更优秀,家长首先应放开双手,这样孩子的未来才会更广阔
三不惯
1、不惯没礼貌
教养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通行证,是一个人素质以及天性的体现,也是我们得到尊重的基础。一个有教养有礼貌的人,他们的品德一定是端正的,是一个积极谦卑的人,哪怕再富有,他们也会懂得如何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尊重他人,不会目中无人。
如果孩子不懂得什么是尊重,不懂得何为礼貌,家长千万不要惯着,一定要及时指正孩子的错误,让孩子学会改正。不然孩子就会变成一个傲慢无礼的人,到时家长再想改变的话就会非常困难。
2、不惯没有责任感
每个人做错事情之后都要承担责任,这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因为这是我们的基本责任。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这样的意识,对责任没有清晰的认知,就会慢慢变成一个没有担当的人,因此家长千万不要再惯着这种坏习惯的养成。
3、不惯触及原则
原则是立身的根本,同时也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应遵守的底线,不管孩子年龄多小,家长都要制定与他们年龄相关的原则。
比如年幼的孩子,家长可以给他们制定一些简单原则,这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立身之本,比如告诉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去拿,在公共场合一定不能大声喧哗,去超市的时候不能乱拆包装,这些事情虽然小,但却反映出了一个孩子的素养以及原则。
培养孩子本身就是一个特别艰难的过程,家长也不能操之过急,在教育孩子时,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待人诚信,为人有礼,懂得是非。
这里是@萌妈经验说 ,一名29岁的职场妈妈,平时会和大家分享一些看到的,遇到的育儿故事,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学习如何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育儿身边大小事# #头条育儿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6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