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如果德日对阵,德军一个步兵营可以对抗日军三个步兵大队吗?

如果德日对阵,德军一个步兵营可以对抗日军三个步兵大队吗?


李三万

摘要:二战时,德国和日本的陆军公认是比较强的,如果架空一下,德军和日军步兵进行对抗,有人说德军一个步兵营可以和日军三个步兵大队抗衡,这个说法可信吗?



【头条号首发】

二战时,德国和日本的陆军公认是比较强的,如果架空一下,德军和日军步兵进行对抗,有人说德军一个步兵营可以和日军三个步兵大队抗衡,这个说法可信吗?

那就把德军步兵营和日军步兵大队来进行一些对比。以战争初期的德军步兵营为例:

德军1个步兵营下辖3个步兵连,每个步兵连下辖3个步兵排,每个排下辖4个班,1个步兵连编制兵员178人。武器方面,每个步兵连装备3门50毫米迫击炮,12挺MG34式轻机枪、16支冲锋枪(只有班长或排长才配发冲锋枪)、130支步枪、3支反坦克枪、44支手枪。

步兵连携行弹药为:3144发手枪弹(冲锋枪也使用手枪弹)、13800发机枪子弹、6120发步枪子弹、150发迫击炮弹和180颗手榴弹。

  步兵连的机动工具包括:19匹马、8辆自行车、1辆双轮摩托车、1辆三轮挎斗摩托车、3辆卡车。

另外,步兵营还编有1个机炮连作为直属火力支援单位,下辖3个机枪排和1个迫击炮排,全连编制兵员177人。装备12挺重机枪和6门80毫米迫击炮。还配有58匹马作为驮载工具。

这样算来,德军一个步兵营共711人,装备6门80毫米迫击炮、9门50毫米迫击炮、12挺重机枪、36挺轻机枪、48支冲锋枪、390支步枪、9支坦克枪和132支手枪。



再看战争初期的日军步兵大队:

1个步兵大队下辖大队部、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1个炮兵小队和1个辎重中队。其中大队部编制30人,辎重中队编制110人,主要配备大车和骡马。

1个步兵中队,包括1个19人的中队部和3个54人的步兵小队,共计181人。武器装备为9具掷弹筒、9挺轻机枪和139支步枪。

机枪中队,包括1个14人的中队部、3个机枪小队和1个弹药小队,每个机枪小队装备4挺重机枪,共12挺,全中队174人。

炮兵小队,包括1个10人的小队部、1个15人的弹药分队和2个15人的炮兵分队,每个炮兵分队装备1门70毫米九二步兵炮,共2门70毫米九二步兵炮,全小队55人。

这样算来,日军一个步兵大队总兵力1100人,装备2门70毫米九二步兵炮、36具掷弹筒、12挺重机枪、36挺轻机枪,以及约700支步枪。



两相对比,日军步兵大队的兵力要大大超过德军步兵营,几乎是德军的1.5倍。

直属火炮方面,德军是6门80毫米和9门50毫米迫击炮,日军是2门70毫米步兵炮,但日军又36具相当于超轻型迫击炮的掷弹筒,所以差距并不大。在机枪方面,双方轻重机枪数量一样,没有差距。步枪方面,日军几乎是德军的一倍,不过德军有日军没有的冲锋枪,只是数量不多。

由此可见,德军一个步兵营和日军一个步兵大队综合实力基本相当,如果要对付日军三个步兵大队,显然就相差悬殊了。

二战德国陆军之所以强大,主要是强在装甲突击力量上,如果是在步兵营一级规模近乎纯步兵状态的对比,德军并不比日军强多少。

说完了硬件,再说软件,单比士兵的战斗意志,根子上源出西方世界的德国军队,主观能动性在欧洲算是强了,但疯劲也只是略强于英国,而据斯拉夫人尚有差距的程度。反观日本,无论优势对中国,还是劣势对美国,那种出自东方文化圈的以死为荣的疯劲,完全不像一个现代国家,可是我们要注意一件事,这时候的日本,确实已经是一个初步工业化的现代国家,士兵的教育程度和文化认知,并不落后于欧美军队。日本在1935年就普及了高中教育,这点甚至超过了美国。



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我们们有个很质朴的军事原则观念—— 战争是人打的!而二战期间日本军队步兵素质,就是国际公认的A级标准,武器跟欧美比有差距,问题在于这差距在哪里?就以德军来对比,德军营级步兵单位的装备与日军营级步兵单位,根本就没有拉出差距,如果是以不足八百人对抗三个一千一百人,差不多一比四的兵力对比,而日本军队当中的军官,从指挥上来说,最精华最无可挑剔的恰恰就是联队长这一级别的战术指挥。虽然德军已经装备了冲锋枪,但还没有达到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军那样大规模装备的程度。火力上最多只是稍有优势,可是德军也就一个班配备一两支冲锋枪的水平,对日军作战,完全没有发挥余地,冲锋枪是打手枪子弹的,只有在近距离能发挥一下火力压制作用,日本人又不傻,拿着三八步枪,就三百米跟你玩对射,冲锋枪、初级突击步枪STG44连毛用都没有。在这个距离上,日本兵拿三八步枪,杀伤力和准确性依然相当可观,德军用毛瑟步枪对射恐怕都很难看了,那么就得靠重武器了,MG42“元首电锯”出场,这玩意大概是德军营级步兵最拿的出手的家伙了,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压制日军火力,MG42还是通用机枪,轻重两用。除此之外,几乎就看不到德军还有什么优势可言了。

我们可以按最合理的配置来考虑轻重配比安排,这里有几个问题,光说机枪,德军一个营级步兵单位,不是特意加强机枪的话,撑死也不会超过五十之数,而日军一个大队,九二式重机枪就有12挺,三个大队就是36挺,歪把子轻机枪一个大队36挺,三个大队就有108挺,性能是绝对比不上MG42,但百来挺的数量,你也不可能无视。



还有一个,MG42机枪有个典型的缺陷,就是弹药消耗大,一个营级单位,五十挺MG42,德国人能带多少子弹?这就是有个专门携带MG机枪子弹的辎重营,子弹都不够五十挺哗哗哗扫的。而且这一挺MG42要对抗日本人两挺机枪,五百米内还得防着日本人的掷弹筒,再照顾散兵线,火力不说不够,漏洞肯定有,在高一级的火力压制,就是营级火炮,在这一级别步兵单位上,德国反而是劣势,日本70毫米口径九二步兵炮正是直接下到大队的支援火力,用的炮弹威力,却相当于德军75毫米身管炮,可是九二步兵炮是日军大队的直属火炮,而75毫米炮却是德军师级单位的支援火炮,步兵营级用只有的80毫米迫击炮,射程和准确性都比不过正经榴弹炮出身的九二步兵炮。

更离奇的是,要是打战壕战的话,德军的80毫米迫击炮,在最大射击仰角上,也比不过九二步兵炮,这就尴尬了,人家三个大队,有6门九二步兵炮,直射比你远,吊射比你近,威力还是这片战场最强的!这还怎么玩?!以我们最熟知的日军战术,三个大队如果遇上德军一个营,当然是双方立即展开,日军这时正面进攻的同时,肯定立即拉边,德国人顶的住就再拉边,兵力上有四比一的优势,分左右两边拉,估计德国人都没反应过来,都被围的死死的了。德军装备在近距离上,勉强还有优势,中远距离,基本上都是日本人的天下,再加上兵力优势,又有火力优势,日本人也犯不着发动万岁冲锋来给德军机枪当靶子。将德国人包了饺子,逐步确立优势,稳步前进即可,德军一个步兵营,估计打剩三四百人的时候,就该投降了。



最后再来分析下德军步兵和日军步兵的作战素质,德军步兵的战术水平其实并没有日军步兵高,因为不同于日军一直拥有一定规模的常备步兵师团,德军由于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仅能保持一支极小规模的军队,这样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德军没有日军那么大的退役兵员储备,德军的步兵单位都是通过短时间的大规模征召组建起来的,训练水平和作战能力都比较有限,这一问题在战争初期更为突出,德军之所以能够在初期取得辉煌的胜利,靠的是精锐的装甲部队和空军,步兵师确实谈不上有多大优势,德军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在波兰战役结束后就以新组建的步兵师战斗力低下而不同意发起西线攻势。这也从侧面说明德军步兵的战术素养确实比较薄弱。

尽管日军是侵略者,但是客观的说,就轻步兵这方面,日军步兵可以称得上是二战期间最有战斗力的,战术灵活、意志坚定,确实超过了德军步兵。德军步兵单位在1941年时最为强大,从1942年开始战斗力便在一直下降中,到1944年德军步兵单位的作战能力已经不如英美军队了。

我们还是要客观的看待德军的真实战斗力,尤其是德军步兵的真实战斗力,他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悍。一个德军步兵营对付日军一个步兵大队,都还要两说,要是对付三个日军大队,基本上是必败无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4449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