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专家提出了地球早期历史的新时间轴。其中明确的说明,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可能要比科学家之前预测的时间还要快地远离太阳了。若了解这一现象的起因和结果将有助于研究人员探索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在45亿多年前,我们的太阳系中的行星初步形成,在早期,岩石物体和行星之间会发生剧烈的碰撞,不断在快速发展的星系中制造混乱,并且成为了我们的邻居。近期,斯蒂芬·莫吉斯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研究陨石和使用计算机建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时间线来描述地球最早期发生的事件。
专家们极力的对“巨型行星迁移”进行了研究,确定其开始出现的时间节点与先前认为的要早得多,而且这种“迁移”是太阳系进化的一个重要过程,那时候体积雄伟的行星都逐渐向外飞离原轨道。
由于有着相互的作用力,这四颗四大行星(木、土、天王、海王)每一颗都在偏移,以至于木星向内即向着太阳移动了一小段距离,并使得另外三大行星有规律地向外移动。这一事件也许会让太阳系内外物体的轨道受到影响。
Mojzsis表示:“我们认为有了‘巨型行星迁移’才能帮助我们分析太阳系的内部。”他还补充说,这一事件解释了太阳系中不同天体的轨道、位置和种群。目前,巨型行星迁移发生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研究小组已经解开了这一现象的一个谜团:它发生的时间。专家们确定这种现象开始于44亿多年前,早期认定的35亿年与其相差太多。
根据Mojzsis的说法,这些结论也支持了地球可能早在44亿年前就有足够的能力维持生命存在的观点,这比我们根据化石来判断的35亿年相差了太多的年岁,一般来说,应该会有更久远的存留物存留下来才对,可为什么我们根据“年纪最大”的化石只能推断出生命最早始于三十多亿年呢,这数亿年发生了什么?
Mojzsis说:“我们发现,至少在44亿年前,没有什么能阻止生物圈的起源和持续发展,”他还在一份声明中补充道:“彻底净化地球表面生物的唯一方法就是将地壳全部融化,但我们已经证明了,自从巨型行星开始迁移以来,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
为了得出结论,Mojzsis和他的团队研究了陨石的数据,因为小行星早于行星产生。除了推测出“巨型行星迁移”的时间线外,还勘测到了关于阿波罗月球岩石一些有意思的信息。在此之前,专家们怀疑月球撞击发生在39亿年前,因为那是岩石的存在时长。在计算陨石的数据时,找不到一个单一的岩石的例子还支持45亿岁以下的大灾难撞击事件的猜想。
Mojzsis解释说,这些岩石虽然看起来只有39亿年的历史,但它们的放射性年龄有极大概率是“重置”的。Mojzsis说,这也许是因为一次大的爆炸使岩石融化造成的结果,而且那次大爆炸一定是在迁移的过程中发生的。他补充说:“解释这些时代的最好方法,是当时发生了巨大的行星迁徙,导致太空中各种物体的残余物对太阳系进行了清扫或轰炸。”
除了解析陨石的数据之外,研究人员还利用了计算机模拟表明,这些巨型的行星实际上是在大约48亿年前开始向太阳系的当前位置移动的。最后,各位读者有什么感想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3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