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浅谈福州五一广场的前世今生

浅谈福州五一广场的前世今生

毗邻于南门兜,正对于山堂,福州的五一广场可以说是福州人民最早的广场舞胜地之一。广场建成至今只短短几十年,而这一方土地的历史却已有几百年之久。

五一广场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福州城,建城之初,面积还不及现在鼓楼区的一个街道。从汉冶城、晋子城、唐罗城、梁夹城,福州城不断向外延伸。发展到闽国时期,福州南已将乌于二山纳入城域之中,南边的宁越门就位于今南门兜附近。宁越门之外,今五一广场所在地,皆是一片沼泽。闽国灭亡之后,福州为吴越国所统治,刺史钱昱着手修筑东西夹城,又称外城,这一次,这一片沼泽纳入了外城的区域。

福州古城

可惜之后,因战乱等原因,福州城垣几经兴废,直到明朝,在驸马王恭的主持下,福州城得以在闽王王审知的基础上重建。在原宁越门的旧址上,建起了南门。南门之外的五一广场所在地,则成为了南校场,作为古代驻兵、练兵的场所。

下面我们透过一幅画,回到当时的南校场。这幅画描绘了三百多年的福州城,现保存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中,福州市博物馆中存有其复制品。

三百多年前的福州城

在画中,我们可以找到南校场的所在,校场中央立有军队的大旗纛。旗的前方筑有阅武堂,堂前有石砌平台。阅武堂之西,建有关王庙。

南校场

而后这南校场,成为了福州的几次大事件见证者。

明嘉靖末,倭寇犯闽,戚继光率戚家军援闽抗倭,就在南校场检阅、操练戚家军。

明末清兵入关,崇祯皇帝于景山自缢。之后福王朱由崧于南京登基,建立了南明政权。未几南京失陷,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郑鸿奎及黄道周、张肯堂、曹学佺、张家玉等人的拥戴下,于1645年闰六月二十七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福州改为天兴府,福州城成为了临时帝都。当时黄道周主张北伐,然而郑氏兄弟不肯北伐。黄道周请缨北伐,但郑芝龙不给军队,无奈只能自行募兵。福州民众听说北伐的消息,没多久就聚集了七八千人。七月二十二日,就在南校场,这支临时组成的队伍誓师北伐。条件艰难的他们,没有武器就使用扁担、锄头、木棍等,故被称为扁担军。队伍兵败于婺源,黄道周被俘英勇就义。

清末为了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轰轰烈烈的武昌辛亥革命爆发了。就在辛亥革命成功不久,福州革命也在于山爆发,起义军从南校场上山,占据了于山制高点,最终推翻了清政府在福州的统治。

之后1919年5月4日发生的五四运动,也得到了福州青年学生的响应,5月7日学生们在南校场集会游行。

1933年11月20日上午,十九路军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及陈铭枢领导组织军民在南校场聚会,发动反蒋抗日的闽变。

1949年10月1日,福州民众同样来到了南校场庆祝新中国的成立。

民国之后,南校场就被改做了体育场。解放之后,1968年,又被改为广场,之后就一直以五一广场之名示人。

千百年时间转瞬即逝,从沼泽地到南校场再到现今的五一广场,这片土地见证了福州城的沧桑变化,也看着福州城逐渐走向繁荣昌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299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