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男女老少,但凡和肾挂上边,就会被人推荐“吃点六味地黄丸?”,不需要处方的OTC,你需要注意的却很多!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是宋代儿科圣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化裁金匮肾气丸所拟的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肾虚引起的“五迟"。经元,明两代医家运用与发展,由明代医家薛已提出六味地黄丸之名, 《正体类要•正体主治大法》云, “筋骨作痛,肝肾之伤也,用六味地黄丸",主要用于治疗肾阴虚以发挥滋阴补肾的功效,此方名被后世医家认同并沿用至今。时至今日,六味地黄丸(汤)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六味地黄丸成分主要包括牡丹皮、熟地黄、山茱萸、茯苓、泽泻以及山药。牡丹皮可清热凉血、和血消淤;熟地黄可补血滋润、生精补髓;山茱萸可止血敛汗、补益肝肾;茯苓可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泽泻可清泻肾火和利水渗湿;山药可生津益肺。六味地黄丸由这六种中药联合而成,具有补肾壮阳和滋阴补肾等作用,可应用在肝肾阴虚治疗中。
使用时需注意区分肾阴虚和肾阳虚!
【现象】一些中老年人将六味地黄丸作为一种补肾的保健品长期服用,只要腰酸腿疼就自行服用;有些中年人则希望通过长期服用来改善性功能。
点评:六味地黄丸虽然是补肾的中成药,但针对的主要是“肾阴虚”症状,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对于“肾阳虚”症状,如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等并不适用。如果患者是肾阳虚症状,长期服用则可能出现越补越虚的状况。一个人是否肾虚,是否可以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最好请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及体质来具体分析。
忌服感冒药期间不停药
按照中医理论,感冒属于外感表邪,大多属于“实证”,此时不宜服用滋补药。相对而言,六味地黄丸过于滋腻,容易留滞外邪,不利于感冒的治疗,故感冒期间,应谨慎服用六味地黃丸。正在服用六味地黃丸的患者应停服,待感冒症状缓解后再服用。此外,患急性腹泻、急腹症等时,也应停服六味地黄丸,待急性病治愈后方可继续服用,所谓“祛邪务尽”,方能进补。
忌擅自增减剂量
六味地黄丸必须按规定剂量服用,不能盲目加大剂量,一般每日6~9克。一些人以为剂量大疗效更好,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药物过量(如超过9克)会损伤阳气,扰乱体内阴阳平衡,继而出现不良反应。当然,药也不宜少服,有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人由于事务繁忙、怕麻烦,每日只服用一次,效果也不会好。老人、儿童应适当减少剂量,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减半服用。
脾胃功能不好者不宜长期服用
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中成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服后会妨碍消化功能。中老年人如果脾胃功能不好,服用更要谨慎,一般间断吃1-2个月影响不大,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需要再三强调的是,是药三分毒!有不舒服先去看医生!
#关注新型肺炎# #人人关注肾健康# #中国药师上前线# #战疫必胜#
参考文献
李建,王志祥.别把药品当补品[J].家庭科学·新健康,2018,12:44.
李志杰, 张悦. 六味地黄丸(汤)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J]. 中成药, 2017, 第39卷(5):1024-1028.
符艳丽. 六味地黄丸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34):121.
张晓天.服六味地黄丸有三忌[J].大众医学,2018,9:74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2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