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从心出发,深度陪伴

从心出发,深度陪伴

这是一篇我受老师邀请在孩子家长会上发言所拟的一份发言稿。抛砖引玉,希望与更多优秀的家长一起探讨孩子教育问题。


大家好,在这里和各位家长共同探讨和分享孩子的教育心得。我的孩子同那些品学兼优的孩子相比,还有很多的不足;我同各位家长相比,也存在着不少差距,所以我要讲的不能算是经验,只能算是感受,如果能够引起各位家长的共鸣,我将感到莫大的荣幸。


相信现在很多家长都玩微信,也添加了不少的教育类的公众号,从很多公推文章中,我们都收获到这样一个信息——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怎么样的父母才算是称职的父母?我想至少应该要做到疼爱孩子、熟悉孩子、宽容孩子和引导孩子。要做到这些,基础工作在于,陪伴孩子。


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光里,我们很多时候,因为工作、或是热衷于网络——不管是社交还是玩游戏,将近在咫尺的孩子“留守儿童化”,以为我们在他们身边就是陪伴他们了。我想这是当下很多父母都会不自觉犯下的错误吧?陪伴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并不是我们在他们身边就是陪伴,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他们身边的时候,有没有去懂得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没有参与到他们的成长中去?


在我女儿刚进入小学阶段的时候,我花费了比较大的精力来陪伴她。一年级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小姑娘就碰上了难题,拼音进度太快,她有点跟不上节奏,晚晚做作业总要委屈的哭一场,要么是因为写得太慢时间拖得太晚,要么是因为把字母记混淆了,写完了还要擦了重来!


看着她眼泪汪汪的可怜样儿,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老师不可能把每样知识都磨细了研精了来喂给小朋友,那这个任务,就只能落在我的身上了!于是,我也跟着她一起重新当起了小学生,捡起遗落许久的基础知识——拼音,为了让她能快速的理解,我还得先动动脑筋,怎么样才能让她爱上拼音?


我绞尽脑汁儿地给她编了几个拼音小故事,从拼音的书写开始,我给她讲“拼音王国的房子分配”,复韵母容易混淆,又给她讲了“团结友爱的复韵母兄弟”,整体认读音节上给她讲了“助人为乐的大Y哥哥”的故事,学习鼻韵母的时候,又来一段“爱跳舞的鼻韵母宝宝”,然后遇上了标声调的难题,又让她听了“单韵母宝宝扛声调”~~~~把一个个枯燥的拼音字母融合到生动有趣的故事里,再结合她每天的拼写作业,玩不同的游戏~~~


而且每天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我们还会玩各种各样不同的拼音拼读游戏,比如看到路边的招牌上的字,我们就一起拼音节,组词语!或者我说一句话,她来全部拼出来~然后她再说一句话,我来全部拼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多星期之后,女儿的拼音就有了飞速的进步,一个月过去了, 在拼音拼读这方面,她已经基本上可以无障碍的完成整篇整篇《伊索寓言》的拼音阅读了!


您看,这样的用心陪伴,是不是很有成效的呢?所以在我的认知里,真正的陪伴是一种深度地用心地陪伴。 我们要互相去感知对方的处境,加深沟通的可能。作为家长,我们也需要一种代入感 ,设身处地的把自己当成和孩子一样的同龄伙伴,感受他们的各种焦虑和渴望;真正的陪伴还需要久远的记忆,去回想当初的自己,在孩子这样的年龄时那些不能、不会甚至是不敢言说的小小想法,耐心地等待自己被孩子接受,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去重新体会一次成长的过程。


大多数父母在面对孩子呈现的各种问题的时候,焦燥不安却不得其法,以为用成人的优势、家长的地位就能迫使孩子服从,其实现代教育理念让我们的家长都清楚地知道,吼叫、责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棍棒能教育出来成才的孩子少之又少。


在这个浮燥的年代,我们所能带给孩子的,就是让他们尽可能的享有家庭这片宁静的港湾。运用成人的智慧,通过巧妙的方式,让自己变成孩子的同龄人,变成她的朋友、她的同盟,她人生路途上可以扶持的伙伴,这样他们才能接纳我们作为同行者跟他们并肩,而不会因为抗拒所谓的家长权威将父母的关爱拒之门外,这样我们才能一路顺顺利利的伴着他们在人生的路上踏踏实实的走下去。


今天跟大家聊一点个人拙见,抛砖引玉,希望能得到各位的分析完善,让我们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得到更优秀更全面的指引。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9829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