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你凭什么判我儿子错”,“11-4=7”被老师打叉,父母质问被打脸

“你凭什么判我儿子错”,“11-4=7”被老师打叉,父母质问被打脸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因此,家长们对于孩子在学校读书考试的成绩都看得十分重要。在孩子考完试发下试卷的时候,家长们也常常会查看孩子的分数,并且帮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题目。

在一次数学考试,老师批改完发下卷子之后,小华发现在他儿子试卷的唯一一道错题中,所列出来的算式是正确的,但却被老师打了叉,小华再三确认算式是对的之后便去质问老师说,"我儿子列出来的式子是对的,你凭什么判我儿子错?"而老师的回答却打了家长的脸。

01

家长被打脸的原因

1、家长、孩子审题不清

老师所出的这道题原题是这样的:"教室里有11盏灯,拉灭了4盏,教室里还有几盏灯?"这道题的意思是问教室里虽然拉灭了四盏灯,但不论亮着的还是灭了的,总共有多少盏灯?

而小华和他的儿子却将这道题理解为是问教室里亮着的灯还有多少盏?出题老师也解释说这其实是一道脑筋急转弯,主要是想考孩子们的灵活应变能力。

2、式子虽对,但不符合题意

小华的儿子在题目下面写的式子:"11-4=7",从逻辑上来讲是没有问题的,计算也完全正确。但这道式子是不符合老师出题的题意的。因此,就算小华的儿子式子写对了,也是没有分数的。

02

孩子做事马虎的原因

1、缺乏认真做事的态度

有一些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对于完成作业这件事是很抗拒的,因此,当孩子在写作业时就会缺乏一种认真的态度,觉得只要快点写完作业就好了,在做作业时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写下去就好了,做完作业后也没有检查。

2、本身是急性子

有些孩子在生活中是一个性子很急的人,平常做什么事情也是急急忙忙的,这样也是会使孩子在做题的时候由于心急,就漏掉很多小的细节,也很容易就出错。

03

如何培养孩子细心的习惯

1、引导孩子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孩子在小时候总是喜欢新奇的东西,家长们不妨可以利用这些机会,当孩子在观看新鲜食物的同时,慢慢引导他去仔细观察它们。例如:当孩子在看一只小动物时,我们可以询问孩子关于小动物一些问题,让孩子寻找之后来回答你。

这样的话,既能满足孩子对事物的 好奇心,也可以培养他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在面对某一东西时,就会有细心观察的习惯,做题时也一样。

2、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孩子在小的时候自我控制能力时是没有那么好的,如果我们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总是发出一些声响或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就会很容易地被我们吸引,因而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做题,会出现马虎应付的现象。

所以,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有学习氛围的环境,这样才能使孩子认真仔细地完成他的作业。

3、培养孩子细心检查的习惯

孩子在做完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要引导孩子去检查他完成的是事情有没有什么被忘记或者是做错的。

在生活中,孩子要上学时,我们可以让孩子检查他书包里的物品有没有漏带的;做完作业后,检查自己还有没有作业忘记写了,或者有一些题做错了。

这样长期下去,孩子就慢慢养成做完每件事后认真、细心检查的习惯,也能够减少孩子因为马虎而造成的错误。

结语

家长们对孩子总是给予厚望,希望孩子能够有好的成绩,但同时家长们也应该采用合适的方式去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9073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