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载华舆APP,浏览世界各个国家媒体的新闻资讯,且无需翻译】
华舆讯 据欧洲时报“道德经”报道 截至发稿,德国共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者205例,疫情蔓延至13个联邦州。北威州已报告超100例确诊。
眼看德国境内疫情日益严重,而德国大街上却鲜少有人佩戴口罩。生活在德国的华人们一边担心自己被传染,一边却又害怕佩戴口罩出门会遭到路人歧视,甚至受到伤害。相比之下,德国人显得尤为淡定,他们的这份“临危不惧”与主流媒体和各类医学专家的“乐观”关系甚大。
图源:图片报 网页截图
昨夜,德国大型政治脱口秀节目“Hart aber fair”邀请了德国医师协会发言人、病毒研究专家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就德国近期的疫情展开讨论。
病毒学家Alexander Kekulé教授在节目中表示,如有民众出现咳嗽、发烧等感冒症状,无需过度恐慌。“新冠病毒感染概率极低。……即使与被感染者密切接触,被传染的概率也仅有十分之一。”“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大概在0.7%左右,是普通流感病毒的十倍以上。”所以,新冠病毒感染者仍具有一定的死亡风险。
图源:图片报 网页截图
除了强调新冠病毒“低致死率”和“低传播率”外,Alexander Kekulé教授甚至公开提出口罩无用论!他提到:“只有带滤芯的口罩才能有效阻隔新冠病毒的传播。普通单层口罩并不具备防护作用。”另外,“新冠病毒不会通过空气传播,换言之,除非被感染者冲着别人的脸上打喷嚏或吐口水,否则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意义不大。”
图源:图片报 网页截图
这种“迷之乐观”让人对德国接下来的疫情走向倍感担忧……Alexander Kekulé教授还在访谈中提到了德国防护物资短缺的问题。
“我从一个大型医疗口罩供应商那里得知,在新冠病毒疫情刚刚爆发时,德国将大量口罩运往中国,导致欧洲仓库缺货严重。”他认为,如果德国政府能对疫情早做反应,德国现在应该拥有充足的口罩存量。
目前,德国大部分家庭诊所和医院都面临着防护用品告急的窘境。大批民众向媒体反映,当他们出现发烧、咳嗽等典型病症,打电话向家庭医生求助时,无法及时获得救助。许多诊所不具备新冠病毒检测条件,医务人员甚至没有可用于抵抗病毒的口罩,在接到病人求助后,只能将其转接到大学医院、当地卫生部门或者所在联邦州的疫情防控热线。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多方求助过后,疑似病患也不一定能够获得检测机会。据媒体消息称,除非疑似患者居住在海因斯贝格等确诊病患较为集中的疫区,或属于确诊病患的“密切接触人群”,否则,即使因轻度症状或慢性病被送入医院,也很难获得病毒检测的机会。
“新冠病毒疫情可能在夏天趋缓,但到了秋天又会卷土重来,而相关疫苗的研发工作无法在今年秋天之前完成。”Kekulé教授指出,针对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仍处于初级阶段,有研究人员发现,埃博拉病毒疫苗和艾滋病毒疫苗中的活性物质可能对新冠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尽管德国联邦政府一直强调,不会效仿中国实施隔离防疫,但根据德国各地卫生部门和地区政府规定,与确诊被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的“可能感染人群”必须自行隔离14天。
北威州卫生部部长Karl-Josef Laumann (CDU)敦促民众自觉遵守上述规定。“违规者可依照相关法规,被处以罚款。”
社会心理学家Borwin Bandelow呼吁对拒绝隔离的疑似感染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手段:“如果有必要,可依照《联邦疾病法》将违规者送入精神病院。”
相比上述强硬的隔离防疫规定,法兰克福卫生部部长René Gottschalk主张“无为而治”,他表示:“由于德国境内被感染者人数过多,病毒已经大面积蔓延,传播中的新冠病毒感染链已无法被切断。”他认为,现在对某个范围人群进行病毒检测或者强制隔离都是多余的。但是,他相信德国的疫情形势不会继续恶化,因为大部分被感染者属于轻症患者。他表示:“因为出现打喷嚏等感冒症状就要求民众自行隔离14天是极其不合理的。”现在,政府的工作重心应当放在如何对公众保持信息透明的问题上,尽量避免引发社会恐慌。(原标题:多人疑似感染求诊遭拒!德专家鼓吹口罩无用,无需检测不必隔离!)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道德经
安卓用户,可在各应用商店搜索下载“华舆”APP,浏览世界各个国家媒体的新闻资讯,且无需翻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85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