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200吨级大型运输机家族中,有三大巨头,它们分别是C17、伊尔76和运20。在伊尔76和运20多次驰援武汉之后,C17终于也来了。2月26日晚上,印度空军一架美制C17“环球霸王”III运输机装载15吨医疗物资,从帕拉姆空军基地起飞,抵达武汉,顺便又将112名返乡人员接回印度。此举是印度放松一次性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等一次性防护设备出口禁令之后的又一进步,值得点赞。
印度C17飞抵武汉
汉字虽然是机翻的,但这份情我们领了
对于印度空军来说,这次空运估计也是它飞行距离最远的一次行动了。从2013年6月开始,印度空军先后接收了11架C17运输机,再加上24架伊尔76和6架伊尔78名,曾经短暂地拥有亚洲最大的战略运输机机队。当然,印度的这个记录很快被中国空军迅速增加的运20数量给打压了下去。
印度曾拥有亚洲最大的战略运输机机队
不过,从这次印度空军的空运表现来看,C17的性能确实比运20强大不少。比如一张图片显示,装载的15吨医疗物资,只占了C17货舱面积的1/4,剩下3/4都是临时安装的座位。要知道,这些医疗物资大部分都是口罩、防护服之类,重量十分轻,同时也意味着它们的体积会比一般的货物更大一些,然而即便如此,15吨医疗物资也只占了1/4的货舱面积,C17的运载能力可见一斑。
15吨物资只占了1/4的面积,C17真是大
从数据上看,C17货舱长20.8米(包括舱门部分则长26.83米),宽5.5米,高3.8米,合计约435个立方,最大载重量77.5吨。据说C17货舱关闭时,舱门上还能再放18150公斤的货物。相比之下,运20的货舱长20米,宽4.5米,高3.5米,容积315个立方,最大载重量只有66吨,仅比伊尔76稍强。虽然在未来换装涡扇20之后,运20的最大载重会有所提升,但是在关键的货舱宽度上,运20相比C17短的1米,却无法弥补。
运20相比C17确实存在差距
从中印大型运输机舱内的图片对比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印度C17采用两侧对向的布置方式,竟然可以安排6排座椅,而咱们的运20采用类似客机的前后布置方式,只能安排4排座椅。即使采用两侧对向的布置方式,每排的数量可能也只有5个座椅。当然,从图片上看,印度C17运输机6排座椅的布置方式,腿部空间实在太小了,也没有预留通道,并不利于保持人员的战斗力。
C17可以侧向布置6排座椅
运20侧向是4排,但是宽松多了
不过,小一点并非完全不好。在首次驰援武汉的现场,有人曾经数过,运20在空载其况下,仅仅滑跑了不到800米就能腾空而起,用时20秒左右,而在2018年珠海航展的时候,运20的滑跑距离也在823米。相比之下,C17的空载滑跑距离为914米。
运20起飞滑跑距离比C17短不少
另外,对于大部分的运输任务来说,C17有点用力过猛,从经济上来说并不划算。所以波音公司曾计划发展一种瘦身版的C17,被称为C17FE。从曝光的各项数据来看,它竟然和运20有着惊人的相似。比如它的机身会比C17窄4英尺,也就是约1.2米,高度也有所降低,但是发动机推力提高13%,燃油效率提高15%,可在短达1500英尺的跑道中起飞,也就是约457米,比运20的起飞滑跑距离短上近一半,可谓是非常恐怖了。当然,由于美军运输机队已经饱和,再加上资金的问题,这个项目最终不了了之。
C17瘦身之后数据指标跟运20惊人相似
C17自1991年首飞以来,已经面世近30年,并且已经停产,而运20则刚刚服役不久,正值壮年。它的某些性能相比C17确实存在差距,但是另一些性能却又处于领先优势,从总体来说,运20和C17处于伯仲之间,水平相当。而相比飞机的性能来说,我们更应该注重飞机的产量,毕竟C17已经生产了279架,而运20的产量只有两位数,这才是我们接下来需要继续努力的大方向。
对运20来说,最重要的是产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52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