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暖儿妈育儿(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以前当班主任时,有个学生的家长到学校跟我交流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我告诉家长其实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就是很害羞不敢大胆的举手发言,家长这样说道:“我总是说她太胆小,别人拿自己的东西敢要、不敢跟生人说话、连小动物都害怕、也不爱跟其他人玩、长大肯定不会有大本事”。听到家长的话我终于知道孩子为什么那么害羞,不敢表达自己了。因为从小她的妈妈就给她贴上了“胆小”的标签。孩子被贴上了胆小的标签只会认定自己就是一个胆小者,什么都怕,没有一点自信。教育中的负面标签效应是孩子成长中的绊脚石,会阻碍孩子以后的发展。
何为标签
现实生活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例子:有些孩子学习新事物速度慢,家长就说孩子笨;孩子不爱说话家长会说孩子内向胆小;孩子爱跟他人讲话,就说孩子是“话痨”;孩子活泼好动,就说孩子是“多动症”。最终孩子就会向家长说的一样向这个方面发展。这就是标签,当家长给孩子贴上某种标签,孩子就会像标签所述的方向发展。一般这种标签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负面形象,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阻碍作用。
教育中的标签效应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生活中我们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如果一个人用一个重复的形容词来形容词你,时间久了,这个形容词就像一个标签一样贴在你身上,这个时候你的思想和行为就开始向着标签描述的那样发展,这就是标签效应。
教育中的标签效应很常见,家长经常会根据孩子的日常表现给孩子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尤其是表现不良的孩子家长经常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例如孩子玩耍把衣服弄脏家长会给孩子贴上“邋遢”的标签;做事情较慢会给孩子贴上“磨叽”的标签;不帮爸妈干活贴上“懒人”标签;不爱跟他人玩耍贴上“胆小”标签,这些标签会慢慢陪伴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跟爸妈眼中的模样一样,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何为标签效应?
举个更简单的例子来说,这就好比于你本来只是一个有点暴脾气的人,但是有人认为你脾气非常暴躁,给你贴上了脾气暴躁的标签,久而久之你的脾气就会像别人说的那样,变得越来越暴躁,这是因为“标签”具有导向的作用,无论标签的好坏它都会对一个人的自我认同产生影响作用,这就意味着当给一个人贴上标签时,他很可能会向标签所预示的方向发展。这种负面的标签效应有一种心理暗示的作用。正面的标签会让孩子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相反负面的标签会让孩子越来越差,越来越对自己没有信心。
正面标签给孩子积极影响
众所周知,积极的鼓励会让孩子更有自信,做的越来越好。正面的标签也会让孩子获得自信,起到激励表扬的作用,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研究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到一所中学随机抽取30名学生分到一个班,并告诉他们是最有可能以后获得成功的人,几年之后再次追踪他们的学习成绩,发现这30名学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考入了理想的大学,比以前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其实这30名学生根本不是最好的学生,甚至有些还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他们之所以取得很大的进步,就是他们真的相信研究者的话,把自己当作最优秀、最可能取得成功的人,为了证实研究者的话他们不断努力、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这就是正面标签给孩子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负面标签阻碍孩子以后发展
朋友的孩子从小不爱学习,考试成绩不理想,朋友经常讽刺他:我怎么会生出你这么笨的孩子呢,学什么都学不会、脑子一点也不开窍、花钱打扮比谁都会,一提学习都蔫、干什么事什么事情都干不好、你说你以后会有什么出息呢?朋友给孩子贴上了诸多负面标签。其实孩子有很多优点没被发现,给孩子画画很棒、喜欢舞蹈、喜欢做饭、喜欢服饰搭配。但是学习成绩不好被妈妈一票否决,认为孩子做什么都是错的,一无是处。
随着妈妈的严厉打击,孩子的确像妈妈说的一样变得很笨,没有自信、不敢再画画、跳舞、做饭和打扮自己,连以前那个可爱的小姑娘的影子也没有了,学习比以前更差了,她觉得别人做的都是对的,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是错的,对待学习和生活得过且过、逃避放纵。朋友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整天批评孩子就没有一点变好的迹象,反而女儿越来越差了呢。这就是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创伤,这种创伤让孩子一蹶不振、自暴自弃,不仅埋没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把孩子本应该表现出来的优点掩盖,也更放大了孩子的缺点,阻碍孩子以后的发展。
停止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发现孩子闪光点,给孩子贴正面标签
不要总是放大孩子的缺点
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允许孩子的不完美。有些家长就爱挑孩子的毛病,不断地说孩子的缺点,好像孩子身上没有一点是值得表扬的,都是不好的。孩子仅仅是一点小毛病就把小毛病说成大缺点,并无限放大这个缺点,见人就说孩子这个方面不好,不像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只看到了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家孩子的缺点,从而给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落差,孩子觉得自己没有一点能让父母满意,无论自己多么努力也得不到表扬,这样孩子就会不自信、不愿意努力。
不要以偏概全的否定孩子
有些父母总是说话不注意场合,当着众多人的面说孩子的不好。例如一个家长总是当着孩子老师或朋友的面说自己儿子胆小怕事、不像个男孩儿、以后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有大能耐、当不了人上人。孩子其实只是有点内向,不爱和生人说话,家长就以偏概全认为孩子哪儿都不好,甚至预料孩子一生都不如别人,成不了大事。这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打击。
就事论事,不牵涉孩子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做到就事论事,不要因为一件事把孩子否定。例如孩子成绩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绩差的原因,是听不懂、还是不认真、还是环境因素影响孩子的听课。帮助孩子分析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帮助孩子解决困惑提升学习成绩,给孩子鼓励让还活的家长的理解更加自信。而不是孩子考不好就给孩子贴上脑子笨的标签。这样只针对某一件事而不针对孩子本身,会减轻孩子的压力,同时也能让孩子更多的与父母沟通,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孩子贴正面标签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肯定,肯定的话语可以让一个人更加自信,做得越来越好。所以作为父母想要孩子更加优秀就要努力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讲着这种闪光点无限放大,掩盖缺点,给孩子多贴正面标签,让孩子更加自信,把优点发挥到极致。例如孩子学习成绩稍差而运动能力很强,家长就可以鼓励孩子多多运动,让孩子在运动中找到自信,并鼓励孩子说学习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对待学习也像对待运动一样用心喜欢,你的学习成绩也会像运动成绩一样让人刮目相看的。孩子看到自己取得的骄人的运动成绩和来自父母的鼓励后肯定会认为父母说的对,也会慢慢的把成绩提上去的。孩子听得表扬和赞美多了就会认为自己是很棒的,只要自己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干不好的。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向好的方面发展,让自己越来越优秀的。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如果父母能够孩子小的时候多多给予鼓励和赞许,对孩子进行积极地引导和教育,给孩子多贴正面的标签,不给孩子负面的标签,就可以让孩子从内心觉得自己很优秀,从而向优秀的方面发展。
作者简介:我是暖儿妈育儿,一个教育工作者,也是二胎宝妈,致力于育儿领域教育研究,如有任何育儿难题,请关注暖儿妈育儿,给您最真诚的答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4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