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陆续复工,各地陆续出现了餐饮消费、赶集的热潮。的确令人有点担忧,官媒也赶紧发文《各位,疫情还没有结束》!
是的,疫情还没有结束!前段时间,大家都关在家里,警惕性都很高,其实没有那么危险;现在随着舆论每天报道的“0”确诊,让很多人放松了警惕性,以为没什么事了,反而是最危险的!
这跟我们的股市是一样的。开年的时候大家都害怕跌,投资的安全边际其实挺高的。现在爆款基、日光基、各路股神纷纷现身、股民也觉得市场要涨,可能是要注意风险了。
(一)什么是风险?
我觉得“风险”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词汇,是因人而异的。比如,看贝爷的野外生存,贝爷津津有味的吃着虫子,我却觉得是很大的风险;有的朋友觉得现在市场涨的太吓人,风险太大了。有的朋友觉得央行放水太厉害了,通胀压力太大,不投资风险太大了;
有的朋友觉得投资就该选固收类的产品,波动小,风险小点。有的朋友觉得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波行情,不参与风险太大了。
所以,在衡量市场的风险的时候,要问问自己:
1、 为什么投资?
是觉得的确有“闲钱、闲心、闲时”可以参与一下,是指望着1个月赚10%就跑、指望通过投资来养活家人或者是的确有“闲钱、闲心、闲时”来参与一下呢?
2、有没有想好什么时候卖?
是指望赚个10%就止盈,或者是在市场博两下就走,还是准备做一个长期投资者呢?
3、 你选择投资品的逻辑是什么?
是因为朋友介绍?还是你看到最近收益涨的太猛?或者是对产品进行过深入研究呢?
4、 做好亏钱的准备了吗?
是从来没有想过会亏钱、或者说内心明白风险已经做了两手准备呢?
5、 有自己的投资逻辑呢?
买多少、买什么品种、怎么搭配是完全听别人的建议还是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呢?当想明白了这些问题,其实也就想明白了,你所承受的风险是什么、有多大。
(二)什么是投资中的“确定性”呢?
很多朋友每天看很多资讯、不停的看很多大V的直播、不停的去打听一些内幕、做历史数据的回溯分析甚至很多朋友建立了自己的观察模型,都是在寻找一种投资的“确定性”。
对于专业投资者而言,跟市场博弈、跟人博弈是他们的工作和乐趣。对于散户而言,寻求的“投资的确定性”实际上是“多余的时间”。
1、 开启一份投资,就是在寻找下蛋的金鹅
别人赚工资收入,你还可以用工资收入来做投资,相当于多了一份投资的收入,但是却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
2、 选择一只好基,节约了学习“投资”的时间
投资是一套非常严谨的体系,如果去投资股票,需要看很多年报、也需要去学习很多财务指标、还要看市场的“资金面、情绪面、基本面、宏观经济等等”。选择了一只基金,实际上是解放了我们!我们可以把去看年报、学财务指标、看市场的时间节约下来,去陪陪家里人、去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3、 长期持有,需要有“无所事事”的耐心
既然选择长期持有一只基金,就不要天天去看净值;不要一有波动就去难受。很多时候,选择了就去信任!信任了,就不要去管太多。如果无事可做,那就什么都不要做。
索罗斯说:为了成功,你需要休闲。你需要供你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为散户而言,投资唯一的确定性就是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我们要好好利用它,去陪陪家人、去看看闲书、去睡个懒觉……
(三)回避风险就该远离资本市场吗?
最近也有很多投资者踏空,也有很多投资者一直等着市场的回调还有的投资者离这个市场远远的。
回避风险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我觉得最大的风险是: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都是随大流。别人说买,跟着买。别人说卖,赶紧跑。没有带一丁点自己的思考。
的确人都是赚不到自己认知边界之外的钱的,同时人也应该积极的去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既然市场这么火爆,不能一句“我不懂”、“我怕”就去排斥,而是应该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多学学,多看看。
回到主题,市场涨到现在,到底风险有多大了呢?我觉得这是因人而异的,我们需要去学习、去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去提升自我的风险偏好,可能才会在市场中获取到些许超额收益。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开启一份投资,你就收获了“更多的时间”。如果对资本市场不是很懂,那就选择一只绩优的好基金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17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