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会埋怨,我的孩子总是不吃饭、吃了不长个、爱感冒、免疫力差等,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孩子脾胃虚弱而引起的症状。中医学认为,人出生后,依赖脾的“运化”功能,与胃一起摄取饮食中的营养,化生气血,充养肌体,维持生命活动。所以,妈妈们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必须好好养护孩子的脾胃。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脾胃虚弱?又如何科学养护孩子脾胃呢?听听儿科医生怎么说。
孩子脾胃虚弱有以下症状:
1、不爱吃饭
中医讲脾是一个助消化的脏器,而脾气就是行使该职能的主角,脾气虚,胃的消化功能就弱了,如果再让他多吃,更消化不了。所以孩子厌食,是有原因的。
2、便秘或者腹泻
脾虚泻,往往是一吃就拉,一般拉的都是稀的,含有不消化的食物,营养吸收不了,就全拉出来了。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脾虚,不消化,但他也不拉,脾气虚,不能把津液传送大肠,大肠就会变得干燥,从而形成便秘。
3、面黄肌瘦,形成疳积
脾气虚引起运化失常,形成积滞。积滞日久,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无能吸收,最终形成疳积而导致面黄肌瘦。
4、个子比同龄人瘦小
这个问题也是脾虚一系列的问题中最令人担心的,脾虚导致吃饭不好,吃不好,怎么长得高,不过不用担心,后续我们会再细讲如何应对,只要方法正确,及时干预,就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5、体质差,容易感冒
脾虚,孩子吃饭不好,时间长了,营养当然成问题,营养跟不上,体质自然而然的就变差,特别是习惯性感冒的宝宝,日常护理要特别照顾。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吃的越多,越补就更容易长肉长个,这是不对的,孩子一旦脾胃虚弱,吃的再补也没有用,吃再多鸡蛋也不见得能吸收一个。所以总是会有家长埋怨,我家孩子吃那么多就是不长个。儿科医生建议,吃得再多,再好,不如做好3件事,养护好孩子脾胃。
1、给孩子脾胃先清积,多喝一物增强免疫
平时家长要多帮孩子调理脾胃,当然首先还是不要做一些损伤孩子脾胃的事情,比如给孩子吃一些伤脾胃的食物,吃太多等。避免这些之后也要着重帮孩子清理积食,调理脾胃。平时多给孩子喝点沙棘果菌粉,帮孩子调理肠胃,促进积食的消化,从而增强孩子的脾胃,孩子脾胃好了,食物中的营养也能得到运化,为孩子的健康发育作保障。
2、不吃凉食
吃温热的食物喝温热水,决不能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坚决不让喝冷饮。很多孩子到夏天每天的冰激凌、雪糕,生瓜梨枣的没有节制,幼儿时期吃寒凉伤了脾胃的孩子,基本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脾胃虚寒。
3、平时给孩子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粥类,发面馒头,软面条是最好的选择。粥是最易吸收和消化的东西,还有各种米糊,比如小米黑米搭配点红豆,豇豆打成米糊,健脾补血又好消化吸收,比你给孩子买什么补品都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99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