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央行又“降息”了,对你的钱袋子有啥影响?

央行又“降息”了,对你的钱袋子有啥影响?

前几天有朋友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降息的文章,把我开心得不得了,结果点开文章一看,原来只是MLF利率下调了;然后周四LPR利率公布,又有人说降息了,不过此时已经波澜不惊。

事实上,对于一个财经从业者来说,首先就是要严谨,不管是周初的,还是周四的,其实提到的时候,至少要加一个引号,才能显示对这个新闻的尊重。

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下调MLF利率,抑或下调LPR利率,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降息,不加引号就发出来,那只有误导人。而接下来两分钟金融就来给大家说说各种“降息”,以及对你钱袋子的影响。

首先,不加引号的降息,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降息,是指降低基准利率,也就是央妈公布指导性利率,然后银行等机构在此基础上浮动,这个也是对个人钱袋子影响最大的。

以银行各种存款产品为例,比如大额存单,它的年利率最多可以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55%,就说1年期的基准利率是1.5%,那么大额存单最高年利率就是2.325%。如果降息的话,比如基准利率降到1.5%,相应的,大额存单最高利率也降到了2.17%。

第二,第一种加引号的降息,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调降MLF、逆回购等利率。所谓MLF、逆回购,通俗讲就是央妈借钱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个人钱袋子的影响实际上不大,主要看银行拿这些钱去干嘛。

比如逆回购,一般都是操作7天或14天的,也就是短期“借钱”,如果后面没有续作的话,银行就要还钱给央妈。说白了,这种所谓“降息”,只是借钱给银行还一些自身快要到期的短期债务而已,很难传达到普通人头上。

第三,第二种加引号的降息,也就是下调LPR利率。这个LPR通俗讲,就是银行给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息。前几年不大受普通人重视,毕竟那么低的贷款利率轮不到自己身上,直到后面LPR利率取代贷款基准利率,成为各种贷款利率的参考的锚,才一下子成为焦点。

即,你如果要贷款,那么这个“降息”对你影响就大了,以平时说得最多的房贷利率为例!以前房贷利率跟存款利率一样,也是在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4.9%)的基础浮动,比如上浮20%,那房贷利率就是5.88%。后面改为参考LPR利率,也就是说,如果LPR利率下降,那么房贷利率也可能跟着下降,这就是所谓的逻辑关系。

明白了以上三种“降息”,以后就不会被标题给忽悠了吧?欢迎留言理性讨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9438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