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煤都大同到底有什么好玩的?抽个周末带你看看

煤都大同到底有什么好玩的?抽个周末带你看看

大同 又名凤凰城

位于山西省最北边

中国九大古都之一

因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

实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

亦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有“北方锁钥”之称



对大同的执念来自歌手方大同

虽然他们应该无甚联系

前阵子看的电影《江湖儿女》就在大同取景



抽了一个周末从北京出发

大同没有高铁和动车

尴尬的六个小时车程

11点多上车

早晨6点就抵达了大同站


出发前做过调研

大同的景点大都分散在郊区

如果自由行很难一天走完

而且交通是个大问题

考量了一下还是决定报个一日游



6:50在火车站前集合

以为淡季没什么人

结果很快东拼西凑坐满了整车

天还蒙蒙亮

本来打算补觉

导游就开始了口若悬河的“表演”


大巴先绕着「大同古城墙」穿了一遍

逼近年关 大同到处张灯结彩

城墙上因为有灯会最近也谢绝登顶

一半是仿古建筑 一半是现代的老建筑

不远处有佛寺 近处还有清真寺

钟楼鼓楼标配必不可少

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



大同曾是北魏的都朝

不过现在的城墙是明朝修的

朱元璋的儿子受封来到这里

坐拥一座「代王府」

光是站在府外就感受到了皇家的气派


城墙外环绕着御河

冬季河道干枯或者结冰

了无生趣


车子驶向浑源县

朝阳从广袤的大地升起

渐次照射 金光闪耀

雾气氤氲 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就像一团被墨水晕染的棉花



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抵达「悬空寺」

据导游说

北魏因为灭佛事件

佛教曾没落一阵子

僧人们就逃到敦煌修了莫高窟

之后又恢复佛法

僧人们就在半山腰建了这座悬空寺


悬空寺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

供奉了孔子、老子、释伽牟尼三位

整个建筑一端依靠榫卯结构固定在山体之中

另一部分承接寺庙主体建筑

恐高的人怕是走上去也腿软



寺庙分两道门票

登临需要另交费

景区冷冷清清的

悬空寺不高

几分钟就能登顶

楼梯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不觉让人想到: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几座禅房 几盏枯灯

青灯古佛 相伴一生

游客用50分钟就能草草地走过一千多年



离开悬空寺

驱车5分钟到不远的「恒山」

恒山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

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换车开到半山腰停车场

开始往上爬

上山一条路

景色一般

1小时上山 半小时下山



下山后到「恒山饭店」吃团餐

本来就是送的餐

对质量不抱希望

浑源凉粉+鸡蛋or刀削面

建议自备干粮



路上导游安利了朔州的「应县木塔」

大部分团友又额外报了木塔的旅费

所以跟着大家伙一起到了应县

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木构塔式建筑

相当于20层的现代建筑

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据说木塔是为辽代有名的萧皇后建造的

曾经7级地震而不倒

真·材实料建筑



我没跟导游进塔

就在景区周边逛了逛

景区前主街道两旁都是仿古建筑

琳琅满目的商铺

卖木塔模型的、糖葫芦的、麻糖的..

县城喧闹又井井有条

留给应县的时间并不多

但也足够把四街八巷都逛一遍



最后一站是「云冈石窟」

也是我一提到大同就会想起的关键词

自从去过龙门石窟之后对石窟一直很有好感

佩服古代匠人巧夺天工的手艺和几十年如一日的毅力

就算是放到现代

在石壁上开凿洞窟、雕刻、绘画也是极有难度的事情



景区修缮的很好

游客中心修的像酒店大厅

跟着导游先穿过昙曜广场

走过由四牙象拖着的华柱长廊

导游说从天空俯瞰

前方的建筑群呈「龟」状

象征长寿



沿着中轴线观看完现代修建的佛殿

侧转到山体才得以瞧见今日的重头戏

云冈的洞窟不多 但是算得上精美

最开始看的几尊都被人为/自然破坏

不辨五官


云冈石窟的修建和北魏当朝的政权还有一定关联

其中供奉的几尊佛像均是当时的帝王象征

有几尊佛像上留下了坑坑洼洼的钉子

都是清朝的前辈干的“好事”

当时为了修补风化的雕塑

清朝用钉子、稻草、泥土填补

最后岁月洗刷

徒留一个个洞眼



“渐入佳境”大概说的就是云冈石窟这样的吧

跟着历史线一直走

洞窟也越凿越精美

保存的也更完善

印象最深的万佛洞

因为风化最薄的只剩2cm

甚至还风化出了一个透光的小洞

说是“蛋壳上雕刻”也不为过



第五窟三世佛的中央坐像是整座石窟最高的

高达17米

和龙门石窟的“武则天”差不多高

(虽然我觉得龙门的那个更气派)


走完形形色色的洞窟

听完各式各样的解说

都无法想象当时的工匠

为修建瑰宝所付出的心血

除了敬畏

找不到更合适的心情



摆渡车15元坐回了出口

私以为摆渡车没什么必要

走路也不算太远


最后在古城墙边结束一日游

夜已深重

大同的街道张灯结彩

古城墙被彩灯点缀的热闹无比

只不过冬季的大同料峭

挺导游的推荐去吃了「凯哥」小火锅

我觉得一般 就油条特别瓷实 还挺好吃的


至于大同城墙

就留给明天吧



因为大同没有动车

第二天还要上班

下午一点的火车回北京

准备逛完城墙就去火车站


来大同还没正儿八经吃顿当地菜

来到导游推荐的「东方削面」

点了刀削面和抿八股

先不说味道

老店欺客 服务态度差

就让我对这家店没甚好感

刀削面倒是稀疏平常

抿八股值得一试



步行到城墙

闯进现代的商业街

毫无章法的乱逛

有不少地方在拆除重建

听说大同也在打造旅游城市

可能不久的将来也会变成北方的“丽江”古城吧


我对仿古建筑不太感冒

虽然工艺更精美

总觉得少了那么点韵味

大概是缺乏时间的锤炼吧



「华严寺」门口的仿古广场

倒是很有北魏遗风

必不可少的钟楼鼓楼

被车流隔离成了一座孤岛



偶遇当地最有名的大饭店「凤临阁」

据野史说 明朝正德皇帝微服私访

看中了酒楼的老板娘凤姐

允诺回京后将其迎进北京

结果左等右等终于等到一纸进京书

结果凤姐在进京途中病死在居庸关下

现存的「白凤冢」遗迹则是纪念这位女子


除此之外 西逃的慈禧也曾光临此地

当时她品尝的“百花烧麦”因鲜而不腻 别出心裁

被慈禧大赞 题字“凤临烧麦”

现在依然是酒楼的招牌菜



当然值得一提还有他们家限供的「凤扒窝」

和花大价钱装修的洗手间

光从照片上看就光彩夺目了

人均在100元左右

因为赶时间和其失之交臂

只能在此”纸上谈兵“了


据说,慈禧太后避祸西游,曾在凤临阁用膳。阁内金碧辉煌,精致玲珑。


大同的文化历史悠久

是一座有底蕴和底气的城市

用2天来了解他远远不够

自从城市转型之后

大同不挖煤了

空气质量也变好了

夏天的气候更是怡人


介绍了这么多

等到疫情结束去一趟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3967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