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女孩,17岁了,她长着一双充满阳光的眼睛,一张带着温暖微笑的脸。
她爱唱歌、爱讲话、爱化妆,她特善良、特有礼貌、还特爱老人.....
她就是我的女儿,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可是两年前,她不是这样的,我也不是这样的。
女孩15岁那年(初中二年级)出现了一些状况,成绩直线下降,她向我哭诉老师经常指责批评她,还说自己每天在学校就是煎熬。
我明白老师是想用这种打压的方式激励孩子,希望她有所进步。但这种方式似乎使问题越来越严重,看到孩子的痛苦,我很心疼。
在我最无助的时候,老天让我遇到了晓敏老师在网上的《父母必修课》,我非常用心学习,在学习中我最喜欢运用“骨头里挑鸡蛋”的方法。
记得初三的某一天,体育老师发来班级跑步的视频,女儿跑在最后一个,并让我要好好关注和教育了。
放学我见到孩子就说:“宝贝,妈妈看到到你今天跑最后一个,但你一直坚持跟着,真棒,老师说这就是体育的拼搏精神”!
孩子很开心地说:“真的吗?”
第二天放学,孩子见到我就兴奋地说:“妈妈,我今天没有跑倒数第一,跑了倒数第二,第一圈时我是第一名的,后面被他们全部追上了。”
说完我俩哈哈大笑,还讨论了跑800米的技巧。
听过晓敏老师音频课程的家长们一定记得,在她的音频里,有四个字出现频率非常高---“你同意吗”。
这四个字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尊重,这也让我之后在与孩子互动中,体会到了尊重的魅力和力量。
记得女儿初三下学期,我和她外公在看电视,她走过来有点吞吐地说:“妈妈、外公,我想和你们说个事,中考我想考杭州3+2的职高。”
我明白孩子说这个话,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目前的成绩没有办法上普高了。
这时外公开口了:“哇,我们小宝长大喽,这么小就会规划自己的未来了,外公很开心噢。那你有没有了解过这个学校啊,想不想去这个学校看看啊,想看的话外公带你去!”
同时我也鼓励着说道:“宝贝,你有这个想法挺好的,那你介绍一下这个学校呗。”
接着她说:“噢,那我还没具体了解过,等我先了解下再和你们说吧。”
这时我看到孩子的表情是放松、安心的。
过了几天女儿又来找我说:“妈妈,我去了解过了,这是个有点象成人高校差不多的学校,我觉得我还可以更好一点的,我再看看噢。”
我说:“这么快你就去了解过啦,好的,无论你选择哪里,妈妈都会支持你的,那你有什么需要妈妈帮忙的吗?”
当时她说没有,过了些日子她让我帮她找课外辅导老师,我看到孩子每天很辛苦但非常积极。
我想这就是尊重的力量吧,我们充分尊重孩子,即便考职高,家人一样支持她,让她感受到了安定。
所以她就有了“我可以做得更好一点”的积极性。
如今孩子如愿考上了普高!
当然,我和孩子现在依然会遇见各种各样的状况,但我学会面对状况,坦然地把它当成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感恩遇见晓敏青春说,是她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个好妈妈,更让我找到了那个有价值的自己!
我想成为这样的妈妈:
无论孩子在外面做错什么事,遇到什么困难,她第一个想要找的人是我。
作者/ 燕子
图片/ 部分来源于 www.pexels.com
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27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