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是大象的耳朵。”小女孩边说边抓着妈妈的手,让她感受象耳的轮廓。
在东京都日野市的多摩动物园,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叫真麻,而她的妈妈,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一位普通却又不简单的盲人妈妈,西田梓。
“妈妈,你快来,这是大象的脚印。”小女孩继续兴奋地呼唤。
妈妈在她的牵引下俯身摸了一圈,惊讶道:“哇,好大呀~”
由于妈妈的眼睛看不见,小小的麻酱总是会欢快地,将自己双眼所看到的感动,用肢体语言传递给母亲。
整个过程的自然和流畅,体现着时间赋予她们的默契。
所以,你以为这就是个充满爱和感动的故事?
错!这只是一对再普通不过的母女的日常。普通到,颠覆我们的认知……
1982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的西田梓,由于超早产儿视网膜症导致先天性全盲。但这并不影响她日后的读书升学,甚至于就职工作、结婚生子。
她与现在的丈夫就是在职场中认识的,而且还共同养育着一个健康的孩子,叫麻酱。
在日常生活中,西田梓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妈妈。
到饭点,按时给麻酱准备饭菜。
切、洗各种食材,一点问题都没有。
还喜欢自制底料。
每次倒沙司的时候,西田梓都会用手指来感觉倒出的量,因为在她看来,手指是最灵敏的。
有时候还会教麻酱怎么做饭。
这盘营养均衡的“小林盖饭”,看上去就很好吃,让人根本无法将其和盲人联系起来。
除了下厨以外,西田梓还会和麻酱一起玩游戏。
不管麻酱跑到哪里,她都一清二楚。
西田梓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只是一个眼睛看不见的普通人。
但周围的人却不觉得,尤其是在麻酱出生以后,西田梓经常会被他们各种吐槽“看不见还得带娃,好可怜啊”,“看不见还能带娃,好厉害哦”...无形之中给她贴上残疾标签。
这一度令西田梓抑郁、难眠,甚至自闭。
幸好,她遇到了粟泽,一个开育儿咖啡屋的老板娘。
在这里,她和麻酱都是非常普通的妈妈和女儿。
没有任何歧视,也不主动提供任何帮助,只是会在西田梓苦恼的时候,轻轻拍下她的肩膀,“小梓,一直以来都很努力在带娃呢。”
这句话,让西田梓备受感动。
因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说过这样的话。大家安慰、鼓励她是源于残疾,而非对于个人价值的肯定,那些茶米油盐平淡生活中的努力和付出,作为一个母亲承担的重任和辛苦,全被杂言碎语掩盖了。
“幼儿园希望我不要使用盲杖,可这对我来说是如同救生索般的存在。为了确保孩童安全我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不使用盲杖,难道不是更危险吗?”
“你觉得要为我的健康和幸福祈祷,而我觉得我的健康和幸福都没有任何问题。”
西田梓已经想通了,而且还非常鼓励麻酱能够像个普通孩子一样,不要因为妈妈看不见而特别小心。
也不要因为妈妈在身边而移不开脚步。
自己一个人也可以照样玩的开心。
当然麻酱也做到了,现在活泼可爱,一点也没有任何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
此外,为了让盲人融入这个社会,西田梓还担任了日本盲人职能开发中心的非常勤讲师。
她四处演讲,开设讲座,接受采访,最大的理想就是改变人们对于盲人的看法。“并不是说要建造一个让盲人没有危险的社会,而是如果能多一些精神上的守护,就能帮助更多的盲人活跃在这个社会。”
她的事迹在网上被广为流传,甚至被志愿者拍摄成了视频《并没有什么特别——全盲妈妈的育儿生活》,在油管上数万人观看。
其中一位网友如此评价西田梓,“妈妈作饭的时候动作好流畅,和我印象中全盲的人完全不一样。麻酱也很健康、可爱呢!希望她将来也会成为一个温柔细腻的优秀女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26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