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疗愈的时光,喝茶记得要“减负”

疗愈的时光,喝茶记得要“减负”

读者老友,见字安好!这里是由「三联爱茶」带来的爱茶FM,本期话题我们讨论“疫情时期如何理性看待养生”。宅在家中难得拥有喝茶疗愈的时光,不为身心增加负担才是正经事。

文 | 浥轻尘 音频嘉宾 | 陈重穆

中国自古讲“药食同源”,也有“上医治未病”一说。比起病后用药,哪怕是一剂而愈,都比不上做好疾病的预防。因此,中国人惯用的许多食材或调味料,例如姜、枣、茯苓、甘草、花椒一类,本身就带有药材的性质,在中医经方中的运用也比较常见,功效昭然。

不只是药食同源,茶与药之间的关系也十分紧密。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提及六安茶、普洱茶能用来“化物”消积食,武夷茶则用来醒脾解酒等,将茶的药用价值载入医书,成为民间用药的依据。只是当时的话语体系不如现在的医学用语一般高深,也没有许多自带距离感的化学名词,但可以肯定的是——古代医学在医患互动实证的基础上经验总结,至今仍相当具有参考价值。

现代的茶叶健康研究,不似古代单纯从结果的角度来论茶的功效,而是着重于茶叶的成分分析,从成分来解释、或者推导出茶叶针对某方面疾病的预防或疗愈作用。

黄大茶降血糖、茉莉花茶防癌?

最近关于茶叶健康比较热门的话题,莫过于“黄大茶”的降血糖功效。黄茶在六大茶类当中,一直不温不火,既没有绿茶、白茶的鲜爽,又做不到红茶、乌龙茶的香甜。有些坊间教茶的培训班没有黄茶教学样,竟直接将陈年绿茶进微波炉转几圈,模拟黄茶高温烘焙的“锅巴香”,可知黄茶在市场上的尴尬境地。黄茶的口感比较小众,市面上做得好的黄茶也十分稀有,如果以养生保健的层面来诠释黄茶,似乎大有可为。

安徽农业大学李大祥教授的研究团队,从小白鼠的实验中,发现黄大茶比绿茶、红茶的降血糖功效更为显著。他们选用了转基因、自带糖尿病根源的实验鼠进行实验。患有糖尿病的小白鼠体型肥胖,而饮用黄大茶后,发现小鼠的肥胖体型、血糖都有所降低,脂肪肝也减少了。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分析,李大祥教授从黄大茶中检测出儿茶素EGCG的结构亦化成GCG,儿茶素GCG是绿茶中少有的成分,推测是黄大茶“拉老火”的加工工序所致,经130-150度的高温烘焙,促使茶叶的儿茶素发生变化,而GCG的降血糖酶的活力比EGCG更高。(《安徽省茶叶学会》2019.7.7)

宋佚名《白莲社图卷》(局部,辽宁博物院藏)

黄大茶与一般绿茶的差异,除了拉老火之外,还有闷黄工序。黄茶根据采摘的嫩度可分为黄芽、黄小茶、黄大茶,黄大茶是茶梗与成熟叶兼有、以后期采摘的原料制作而成的,比起黄芽来说,黄大茶的价格低廉,采摘的有效期较长,也可以解决绿茶产区夏、秋无茶的问题。另外,于茶产业的发展来说,也是解决茶农在非热门茶季生计的方案之一。有些地方政府,更是将制作黄茶列为扶贫项目之一,用官方的力量拉抬产业声势,解决民生经济的问题。

“以茶养生”流行的背后

除了黄大茶的降血糖,另有一项“偏门茶”防癌的研究成果——福建茉莉花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韩驰教授选取了海南红茶、海南绿茶、福建茉莉花茶、福建铁观音和杭州绿茶进行实验——先给Wistar大鼠灌胃强致癌物甲基苄基亚硝胺(5mg/kg)每周两次,六周后组织病理学检测,发现不同茶类的抑瘤效果有所差异,福建铁观音和茉莉花茶效果较好,而茉莉花茶组对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突出。此外,茉莉花茶和绿茶抑制强制癌物AFB1-DNA加化合物生成也相对明显,而茶的浓度与效果成正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茶周刊》2019.12.21)

实验证实特定茶叶的降血糖或防癌的功效卓著,诚然可喜可贺。但实验的公正性放诸市场,就未必能公正如初了。前段时间,有著名学者发表关于铁观音的保健功效,声称清香型铁观音可以美容抗衰、浓香型铁观音降脂护肝等。然而,市场上的铁观音鱼龙混杂,至今仍不乏粗制滥造者,清香茶茶青没做透、茶叶刺激性物质未充分转化者比比皆是,浓香型则多有过度焙火乃至焦化的问题,可能在获得保健效果之前,已经造成某些伤害。跳过茶样讲保健,与忽略剂量讲毒性有什么差别呢?

其次,实验室的数据固然准确,但实验对象终究是小白鼠,而实验过程中喂养小白鼠的茶汤与小白鼠的体积往往难成正比,其“剂量”更非人类日常饮茶所能接受的范围。人的生活多采多姿,包括饮食习惯、生活环境、情绪、心理状态等,都是实验设计中难以精准控制的变量。而实验用的茶与市场上唾手可得的茶叶,名称虽然相同,其品质却可能形同霄壤,难以保证手上的这杯茶下肚后,带来的究竟是保健还是伤害?

实验诚可贵,事实价更高。我们认可实验数据的参考价值,也相信茶叶具有保健功效。只是这种功效不像特效药一样追求立竿见影,而是人们在饮食正常、生活规律且精神富足的基础上,将“喝好茶”的习惯写入生命基因里,长期的、适量的品味各种好茶,不随意增加身体负担。

如果到了如此境界,茶叶自然能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2016年,《三联生活周刊》内部孵化了一个小项目:三联爱茶。在现代茶文化与新生活理念相结合当下,我们将以健康好茶为标准为读者提供好喝的中国味道。

神 秘 惊 喜

收听“爱茶FM”可发现惊喜,欢迎移步至「三联爱茶」公众号(lifeweekicha)首页留下“神秘暗号”,健康生活等你开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2345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