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正因为太阳的存在,地球才会有白昼和黑夜,才会有光明和黑暗。人类将肉眼所能看到的光定义为“可见光”,而在可见光之外还有许多肉眼无法捕捉的光波,例如紫外线和红外线。这些光波的波长要么大于人类的接收范围,要么小于人类的接收范围。如果人类能够看到所有光波,那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将是怎样的?
早期的科学家在研究光的时候发现除了人类看得到的光之外,还存在大量其他肉眼不可见的光,例如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γ射线等等。为了更好地研究人类已经发现的光波,科学家根据波长为这些光波进行分类,而人类能够看到的光就叫“可见光”。或许有人会想知道,为什么人类无法看到其他波长的光呢?有观点认为这很可能是进化的结果,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地适应各种各样的生存环境,最终形成了一定的视野范围。
而那些在可见光之外的光波实际上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没有多大的作用,因为它们的存在并不会影响到人类对外界环境的判断和认知。和视觉一样,人类能够听到的声波频率也在一定范围内,但是自然界中不缺乏那些可以听到超声波的生物,而且也不缺乏可以看到红外线等不可见光的生物。那么如果人类的眼睛能够看到所有波长的光,那将会是什么场景呢?
首先,既然人类是从自然界中进化而来的,那么只能看到可见光也是有原因的。人类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而且接收信息的能力也有限,如果人类可以看到外界环境中所有波长的光波,那这意味着大脑为了处理这些信息会出现超负荷情况。不仅如此,还会导致我们无法在一堆原本不可见的光中辨别出可见光,从而导致一些事故或者意外的发生,例如下雨天我们将无法直观地察觉到降雨,从而影响大脑的判断,进而影响了避雨的行为。
当然,如果一个人能够看到所有波长的光波,那他第一感觉应该就是,原来这个世界这么复杂。目前人类的通讯设备已经几乎覆盖了人类足迹所到的地方,而这些设备的工作基础就是电磁波的传送。在电影《超体》中,当女主角露西获得了超人能力后走在大街上,她可以看到随处都有信号波的出现。或许第一眼看这个世界会觉得非常神奇,久而久之人的大脑就会出现疲劳,然后眼睛也会疲惫。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一个人具备识别所有光波的能力之后,如果他能去到太空的话,就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宇宙没有那么黑暗,到处都存在着射线。但如果是在地球上,当太阳升起来之后眼睛就基本失去作用了,相当于什么都看不到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当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另一半面的时候,它所发出来的无线电波、紫外线、红外线等多种射线都会集体进入人类的眼睛,如果不及时闭眼的话,眼睛很可能就会受伤。
因此只有等到夜幕降临才能看到周围的环境,就像自然界中的野生夜行动物一样,它们在夜晚的视觉能力要比白天强得多,这样人类为了适应变化也将逐渐变成夜行动物。更有趣的是,一旦人类的眼睛能够看到所有的电磁波,那么原来的一切都将变得模糊,就像打了码一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7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