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练字,先学会练习眼力
即认真读帖。很多书法家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优秀的字帖或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
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我认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书,导致他们以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
2. 练字,练的是脑(或说练记忆)
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还要不断梳理、总结字形组合规律,加深记忆的层次,提高检索能力。
3. 最后一步才是练手
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
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是因为执笔动作有误,或者发力不当、过重,可以在练字之前做一些操控笔的训练,循序渐进、坚持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
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如同我们从小练习握筷子一样,变成了手的延伸,能轻松的指挥笔,快慢轻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① 拿到字帖直接沓着写(就是有直接在那张透明的纸上写)
这个方法是错误的!也是很多人总在练习,总也练不好的原因。这样沓着写,虽然锻炼我们手腕的熟悉感,有一定的图像和肌肉记忆,但是没有观察分析的过程,印象会浅淡,很容易离开字帖就又忘记范字了。
正确的方法是,把透明的纸撕掉、或者翻过去。先观察你所临摹的笔画、或者字,它在一个空间内的比例位置,重心在哪里,中心线是什么,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临写,再描摹时就会有查漏补缺的感觉,加深了印象。
这样的过程看着麻烦,实则是既锻炼我们的眼脑观察思考,又锻炼了手部摹写动作,每写一个字,不单是过了说,脑海中也留下了它的框架组合结构。即使没有字帖在手边,也可以跟着脑海中的记忆写的八九不离十。
② 不要机械式的重复的写
拿到一个字,不要看了一遍字帖就开始疯狂的练习,越往后写就会发现进步不大,和没有练习差不多。正确的方法是,拿到一个字写分析,之后写10遍(5遍),看一下字帖,分析一下哪里没有写好;之后接着进行第二阶段的临写,克服之前写的不好的地方……
如果一个字总也写不好,我的建议是,暂且放弃它。字帖中相同结构的字很多,在后面的练习中你还是会接触到的。正确的方法是,拿到一个字写分析,之后写10遍(5遍),看一下字帖,分析一下哪里没有写好;之后接着进行第二阶段的临写,克服之前写的不好的地方……
如果一个字总也写不好,我的建议是,暂且放弃它。字帖中相同结构的字很多,在后面的练习中你还是会接触到的。
要学用结合,练写合一
很多人练字的时候写得很好,实际应用的时候不按照规范、瞎写一气,这们是永远练不好字的。练过的字平时用到了,应该写的像练时那样好,练一个用一个,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用结合才能练好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7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