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宝妈带5岁女儿参加同学会,结束后被踢出群,网友:这孩子养废了

宝妈带5岁女儿参加同学会,结束后被踢出群,网友:这孩子养废了

“文/豆宝奶奶(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当下父母们对孩子的养育越发地上心,在孩子小的时候教育方面花费不菲,有各种兴趣班的加持,似乎随便在大街上拎出来个孩子就能表演出一番才艺。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父母们越发迫切地希望孩子成才时,有很多孩子却成了他人眼中的“熊孩子”。父母们在不遗余力地往孩子身上倾注教育成本时,却忘了对孩子成长而言非常重要的“教养”。

​宝妈美滋滋地带着闺女参加同学聚会,聚会后却发现自己被踢出群,太尴尬了!

几天前,宝妈丽丽带着5岁的孩子参加了自己的高中同学聚会。想着大家已经许久,丽丽便对这次聚会很是期待,甚至还特意为了这次聚会买了身新衣服。

到了聚会那天,丽丽带着闺女欣然参加。丽丽想着有孩子在气氛也热闹一些,再说自家孩子唱歌跳舞样样精通,正好可以在大家面前“表演”一下。

到了酒店,老同学们都已经落座,气氛很好,大家不住地感慨年华易逝,看到丽丽带着孩子来的,便夸赞丽丽家的女儿很可爱。没想到丽丽家的孩子并不买账,连声叔叔阿姨都不肯叫,甚至在大人们聊天的时候,孩子大声地说“你们能不能小声点,吵死了!”

好不容易等菜上齐了,大家交杯换盏,更是有同学给丽丽家的孩子夹菜,没想到孩子看到“殷勤”地给自己夹菜的叔叔阿姨很是嫌弃,“你们不要给我夹菜,一点都不卫生,脏死了!”场面一下子变得很尴尬。大家一齐看向了丽丽,没想到丽丽却说“孩子爱干净没毛病!”

孩子自顾自地吃起来,有的菜不合孩子胃口,孩子就再吐会盘子里,这让在场的几个女同学有些介意,丽丽发现后不但没有阻止孩子,反倒维护孩子说“小孩子不脏的,大人照样吃!”大家没多说话,但是气氛却很微妙。

丽丽还意犹未尽,想要让女儿表演几个节目,但是已经有同学找借口离开了。回到家的丽丽想在班级群里再和大家寒暄寒暄,却发现她被踢出了班级群。随后丽丽把自己的经历发到了网上,吐槽同学们都变了,结果网友们却纷纷表示是丽丽把孩子养废了!

孩子的教养是装不出来的,缺少教养的孩子,在3个方面显露无疑

1:没有礼貌

待人处事没有礼貌,会让对方非常的尴尬,同时也显得自身很没素质。在儿童期,孩子的行为习惯得以养成,没有礼貌很难受欢迎。

2:不注重仪态

前段时间大S的女儿合并双腿的“公主坐”引发网友点赞,注重仪态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他人。孩子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仪态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3:缺少同理心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仅会使孩子的社交受到影响,也使得孩子容易养成自私冷漠不懂感恩的性格。家长缺少这方面的引导让孩子很难表现出有教养的样子。“自我中心化(Egocentric)”最本质的表现就是个体无法区分自己关心的焦点与他人关心焦点的不同。这使得孩子越发地自私很难融入集体。

家长如何让孩子有教养?

1:注重规范孩子言行

规范孩子行为可以让孩子有行为边界感,减少对他人的妨碍。教育学家认为,在儿童期孩子的认知有限,更适宜培养孩子好习惯,让孩子在行为习惯中明白道理,而不是在孩子明白道理后再去养成习惯。

2:注重家长的言行示范

心理学家班杜达认为,孩子很多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也叫做“观察学习”。

父母的言行示范会让孩子有所参照,孩子的三观形成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原生家庭的痕迹会在孩子成年后也有所展现。

3:教会孩子换位思考

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会让孩子更加容易做到包容和谅解,更加容易做到由衷地欣赏他人。孩子的心胸也因此而更加宽广,眼界和格局也有所不同。

父母教养孩子时要有爱的选择,一味地纵容或者庇护并非会让孩子改正错误,反而会让孩子无所顾忌。父母对孩子所缺少的管教将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限制。

大家对于教养有哪些看法呢?对此有哪些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区说出你的看法,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赞或者分享给朋友。

我是豆宝奶奶,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不一样的育儿知识。

ps: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6603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