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孩子压岁钱引发家庭矛盾?这里其实暗藏金钱教育契机

孩子压岁钱引发家庭矛盾?这里其实暗藏金钱教育契机

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对孩子来说,除了穿新衣、戴新帽、好吃好玩的以外,最高兴的就是得压岁钱了。


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春节一过,他们兜里都鼓鼓的,变身成了一个“小富翁”。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压岁钱到底是归孩子还是归父母呢?孩子认为那是大人给自己的,而家长则认为那是自己用钱换来的?所以,很多家庭就因为压岁钱爆发了家庭矛盾。


记得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则报道,一名女学生将“挪用”自己5.8万压岁钱的父母告上法庭。这不是个别案例,很多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都有了想自己保管压岁钱的意识。然而,很多家长却害怕孩子乱花钱,甚至养成攀比意识。所以,他们美其名曰“替孩子保管压岁钱”,实际上却“中饱私囊”。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然而,随着孩子年龄不断增长,他们慢慢地意识到把压岁钱交给父母保管的后果,亲子矛盾便一触即发。


压岁钱到底是引发家庭矛盾的导火线?还是暗藏金钱教育的契机?关键看父母如何引导。


对还没有赚钱的孩子来说,压岁钱其实是他名正言顺获得的属于自己的一笔资金。如果父母明确把这笔资金交给孩子保管,那么就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是你的钱,以后将由你保管”,让孩子对钱产生拥有感、支配感与责任感,从而培养孩子管理金钱的能力。


也许有些家长会说,我也知道培养孩子管理金钱能力的重要性,但孩子毕竟那么小,他拿着钱都不知道放哪了,乱扔乱放,岂不是浪费。


父母有这样的顾虑实属正常,我们这时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把压岁钱交给孩子保管?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而定。在孩子没有金钱概念时,压岁钱由父母保管;在孩子对钱有了一定的认知时,可以把压岁钱的零头交给他管。当他懂得数数、知道不同币值的钱可以购买不同量的物品的能力时,就可以引导他自己保管压岁钱。



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记得小龙三岁那年,爷爷给他一张一百元与一张一元时,他毫不犹豫地拿走了一元。大家都问他:“确定只拿一元吗?”他特别肯定地拿着一元钱满屋跑。


大家都说这孩子不识数,我却清楚地知道他对钱还没有什么概念。所以,在那之前的压岁钱都被我们“中饱私囊”了。


然而,4岁那年却发生了质的变化。记得二姑那年给了他一个红包,当时现金不够,本来打算像往年一样,把他的压岁钱再添钱还礼时,他却哭着问我:“二姑给他的红包去哪了”,我一下意识到他对钱有了拥有感,随手把二十元塞进他的红包里,这才停止哭哭。


从这一举动中,我发现他虽然想拥有钱,对钱的数目并没有什么概念。于是,我给他准备了一个存钱罐,让他把硬币与零钱都放了进去。


5岁这年依然如此,他很享受自己有钱的感觉,每次有了钱与硬币,都会把钱放进存钱罐里,但总是不记得带钱出门花钱。所以,他的存钱罐只进不出。


6岁这年,我见他管理钱管理得有模有样。所以,这一年一千多元的压岁钱,我全部交给他自己管理。因为数额比较多,他把纸币与硬币进行分类放,硬币依然放在存钱罐里,纸币放在一个铁盒子里,并用钥匙锁好。话说,这把钥匙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我们每次需要花他的钱时,都必须获得他的同意,并承诺妈妈取了钱就还你。如果有时没有及时还,他还会问:“妈妈,你什么时候还我钱”。


听到他的话有些哭笑不得,但我知道这是培养孩子对金钱的界限感,借的就是借的,给的就是给的,无论你是谁,即使你是我最敬爱的妈妈也不例外


让孩子保管压岁钱仅仅是开始,如何培养孩子管理钱的能力才是我们父母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这一年把一千多元钱交给小龙自己管,苦恼的不是他乱花钱,而是他不愿消费的问题。


今年上小学后,九月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小商店里买零食吃。第一个月考虑到他刚上小学,还没适应小学生活,不想引发他的情绪,我便尽力满足他。


待第二个月时,我就明确规定:“从今天开始,周一到周五买零食,你需要花自己存钱罐里的钱。周末就花爸爸妈妈的钱。”他有些不情愿地答应了。



让我意外的是,从那以后,他虽然很想吃零食,但就不愿花自己的钱买。我也曾开导他说:“钱放在那里又不会下崽,你干嘛不用?”


他非常固执己见,坚持不花自己的钱,有时候很想吃,就哀求我买,我回答说:“妈妈要遵守规则,你有钱为什么不花呢?”


两个月后的一天晚上,他终于买了两根火腿肠,当他把火腿肠塞进我嘴里时,我问他:“你怎么舍得用自己的钱买零食了?”

“你中午给我读的那个故事,有很多钱却没有朋友好可怕!”

“所以,你就要学会花钱了,对吧?”

“嗯,我要学会买东西与朋友一起分享。”


这就是孩子练习花钱的一个过程,从不愿意花钱,害怕钱变少到慢慢地认识到友情比金钱更重要,从而尝试买东西去分享。所以,对孩子来说,只有让他们拿着花花绿绿的钞票亲自面对现实中的抉择,才能教会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才能分清这么花钱值得还是不值得。



其次,当孩子尝试花钱时,父母要让孩子认清“需要”与“想要”的界限。上小学后,小龙特别想要两只鹦鹉。我本来不答应,但他坚持说“想要”。于是,我跟他说:“你想要的话,你就花你自己的钱买。”


小龙答应了,那天回家数了数他的钱,最后依然决定要买。我决定尊重他的决定,于是,我们拿着160元买了一对鹦鹉。


买回来后,他每天都跟鹦鹉对话。可是,不管他怎么教鹦鹉说话,鹦鹉都没有反应。这天,他自言自语地说:“早知道我就不买鹦鹉了,我以为它们会说话,我想跟它们对话。”听到他这句话,我觉得有些钱就是买教训的


经过这一年多时间的试验,今年我已经跟他商量,“所有的压岁钱都归他管,不过,今年的钱需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钱需要存起来,我将带他去开银行账户,一部分作为零花钱花,还有一部分作为捐献。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所以,让孩子成为钱的主人就从管理压岁钱开始吧,利用压岁钱对孩子进行财商培养。



龙春华,笔名绿子静,6岁孩子妈妈,亲子畅销书作家,龙春华亲子实践课堂创始人(ID:lch201302)。著有《婴幼儿行为心理学》、《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行为心理 学 : 瞬 间读懂他人小动作背后隐藏的秘密》(已出版繁体,销量达20万册)、《再苦也要笑一笑》(出版第四版)等十余部作品。目前正专注 创作家教与童书作品,从内到外地发挥妈妈养孩子的价值!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4774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