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其实大家以前在读书的时候,都很喜欢得到大人们的肯定,好像很有面子,自己也会很开心。而代表老师肯定你的一个重要的物件就是:奖状。所以很多人都喜欢拿奖状,因为这个是一个学生优秀的证明,拿着奖状不仅可以在同学当中炫耀,还可以让父母感觉很欣慰。除此之外,他们自己还可以得到表扬和奖励,所以说很多学生都希望拿到奖状,但是奖状毕竟是少部分学生才可以拿得到的,没有拿到的那部分学生往往就会为此心生伤感,甚至会产生一些自卑情绪。他们可能会思考——为什么自己不如别人?人家得到自己得不到,是不是自己确实不够好?但是对孩子们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他们可能某些学科成绩不够好,但是却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优点,比如天真、善良、热心、团结......只不过他们的这些优点可能并不计入成绩当中,也没办法帮他们拿到奖状。
而最近,在浙江有一名小学老师,她觉得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拿奖状的资格。等一学期到了期末的时候,开始发奖状了,这名老师看到很多孩子表现出难过的情绪,于心不忍。老师知道这些孩子之所以难过是因为他们拿不到奖状,这个老师不想让自己学生失落,她觉得每个孩子都有获奖的权利。所以,她就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学生自己做奖状,让这样的过程里面,其实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没达到别人的评判标准而丧失自信心。让他们发现自己厉害的地方,让他们发现自己优点,然后也拥有一次获奖的权利,自己来给自己发奖,这样的方式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其实也是值得其他老师学习的。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真的这样做之后都是很开心的。他们在这样自我肯定的过程当中,收获了更多的自信和快乐。对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只有自信,一个孩子才会活得快乐。有一些孩子在小时候经常被大人拿去跟别人作比较,然后得出结果:他们不如别人,这种时候孩子往往就会产生很多的自卑心理,当他们渐渐长大之后,甚至会怀着这种心理阴影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样的人势必是不会快乐的。试问,哪一个小孩子不想得到大人的肯定?不想得到一份金灿灿的奖状?所以说其实如果采取了这样的方式,让他们自己肯定一下自己,让他们变得自信、变得快乐,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看得出来,这些孩子也都把这个奖状收藏的很好,他们小心地把它收藏起来,把它视作珍宝。其实在孩子心里面,他们想的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奖状,这是对自己的肯定,一定要好好保存。怀着这样心思,孩子们的心里也会更加欢喜。
第二点,其实这个措施是有助于这些孩子成长的,因为自信,他们才会去尽情的释放自己的能量,把自己潜在的力量也开发出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把自己变得比以前更好。所以如果说通过这个方式激励孩子,可以让他们去更加勇敢的做自己,未尝不是好事。而且当人们开始自信之后,他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会有自己不同于人的风格。这样的孩子反而更容易成才,他们不被外界的评论束缚,他们了然自己的价值所在,不在乎流言,反而更容易专注做自己。我可以看看那些很优秀的人,无一不是非常自信的;畏畏缩缩的、自卑的人,怎么能够承担了事情?怎么能够成事呢?
除此之外,这些孩子在拥有了自己做的奖状之后,他们其实也知道自己只是得到了自己的肯定,以后他们仍要努力去得到更多人的肯定,这是一个不停努力的过程,需要他们付出很多,明白了这一点之后,这些孩子也会很努力的。
第三点,让他们学会发现自己的价值,其实也有助于让孩子变得更加乐观,因为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势必会经历各种风雨,如果一个不善于自我肯定的人,去经历一段时间挫折和痛苦的打磨,势必就会变得非常的颓废。但是一个会肯定自己的人,当他们知道了自己的闪光点在哪里,也会发现自己在过往的一切——不论是荣耀还是教训当中都有表现得好的地方。他们始终会肯定自己,在世事当中往好的方向看,这样的人在挫折之下,能够承受更多的压力,也可以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自我肯定来重塑自己的信心,以乐观的心态去成就自己。所以说其实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真正掌握了自信和乐观,他在人生当中,就不会被打倒。而这位老师其实也是在孩子们幼小之时种下了一颗种子,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存在是有用的,让他们学会不因一时的起伏而过于伤痛。
总之,这个老师做的还是比较好的,在网上也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肯定,大家觉得这个老师其实是真正的导师,可能这些孩子现在还不懂得自己做的这张奖状的意义有多大,但是其实这是他们的一层保护膜,保护他们不在学习成绩上产生自卑心理,保护他们以后的日子里还能拥有灿烂的笑容。
这位老师其实也给很多人做了榜样,也希望这些孩子们未来可以明白该老师的良苦用心,以后在自己的学习上更加努力,去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并且发扬光大。这张小小的奖状,只是一个开始,这些孩子日后奋发图强,势必会真正得到别人肯定,这样子的话,他们的成绩就可以说服更多人、影响更多人,真正的证明自己。届时,通过这样的成长经历,他们的成就感也会更高。
声明: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4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