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中老年期最易缺钙

中老年期最易缺钙

就人一生而言,除了孩提时代,就数中老年期最容易缺钙了。医学研究显示,人体的总钙量有一个由少到多、逐渐积累的过程,初出娘胎为20~30克,20~25岁增加到1200 克(平均每天增加钙量0.13~0.16克),35岁时达到高峰,以后开始滑坡,骨中的钙逐渐丢失,40 岁后骨中钙的交换速率明显减慢,呈现“出多进少”的不平衡状态(即沉积于骨中的钙减少,从骨中释放到骨外的钙增多),女性则自绝经期始,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骨中的钙丢失速度加快。满花甲(60 岁)后的男性,平均每10 年钙储备减少4%,女性则高达10%。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与中老年期钙的代谢变化有关。如中老年人常担心“三高”临身而偏于吃素,但素食类的钙含量不高,且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 也少,还受到含量较多的草酸、植酸等成分干扰,造成钙吸收率大大降低;加上消化功能衰退,钙的吸收能力下降(吸收率一般仅为20%左右),明显低于中、青年时期,且钙的利用和储存能力也变差,所以缺钙现象较为普遍。这便是绝大多数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的症结所在,较重者还会出现失眠、多梦、盗汗、易怒、手足麻木、腰酸、腰痛、腿软、牙齿易松动或脱落等症状,甚至发展成骨质疏松症。

缺钙有何危害?首当其冲的是骨骼,直接后果是引起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臂骨、椎骨(尤其是腰椎)、股骨颈和股骨粗隆等骨质本来就较薄弱的部位风险最大,这一点你很可能想到。但你想不到的还有神经、肌肉症状,如失眠,小腿及其他部位的肌肉痉挛、抽搐,祸起于缺钙所致的神经和肌肉的过度兴奋。另外,缺钙还可能与关节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积水、骨质增生)、糖尿病(祸起于钙的代谢障碍与内分泌功能失调)、心脑血管病(祸起于体内钙分布紊乱,引起血管壁钙含量升高,导致血管弹性降低,引发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及某些癌症(如直肠癌、结肠癌)的发生与发展相关联,将你置于“病夫”的窘境中。

#我的冬日门诊##健康科普排位赛##快问中医超能团#

我是@骨科医家肖劲夫更多健康问题点击下面咨询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3870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