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iumi
作为一个从没走过标题党路线的素人,一个时尚行业从业8年的业内人,一个多年不写稿子的业余编辑,以及family forever的创始团队成员,我想今天先从时尚行业的这点儿事说起吧。这件事让众多带货明星避之不及,让全线奢侈品牌讳莫如深。它是藏在时尚行业光彩闪耀的海平面下的冰山,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但你每一天都在受到它的侵害,并且已经时时刻刻参与其中。
来~先看看下面这段文字:
1. 时尚产业是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仅次于石油化工产业。
2. 海洋中的微塑料34%来自服装纺织工业,每年的排放量相当于500亿个塑料瓶。
3. 仅在美国,每年有1300万吨衣服被废弃。
4. 在英国,每年没穿过的衣服多达24亿件,价值高达885亿人民币,平均每户每年要丢掉26件衣物。
5. 在中国……好吧,在中国这个数字没有被统计过,不过我们可以想象,它将多么惊人。
海洋环境最大的威胁就是塑料物质,据研究预计,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总重将超过鱼类。
看完这些你在想什么?出于好奇我问了身边不同行业和年龄段的朋友,他们的反应基本相同。首先是震惊,然后开始担忧时尚行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之后是作为个体的无奈,最后还是会燃起一丝“一切都会变好”的希望。毕竟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在主张可持续的理念,并且已经付诸了行动。
当然,我也认为一切都会变好,但至少现在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好。是的,这就是长久以来时尚行业向我们展示的一个个“白色谎言”——例如“循环再生”、“零皮草”……
我们先来说说“循环再生”吧。
目前,很多品牌纷纷加入了旧衣回收行列,尤其是ZARA、H&M等以过度消费为生的快时尚品牌。毕竟单单ZARA一个品牌,每年至少要上柜5万款服装来满足市场需求,而那些被淘汰的衣服都去哪里了?这种问题自然是品牌无法正面回答的,“循环再生”似乎是一个很好的答案。然而,循环利用的效率是由废弃物的质量决定的,在被回收的衣物中真正可循环利用的只占20%,相比更多没有被回收和回收却无法再利用的衣物,这个量级只是九牛一毛。最终,这些“时尚垃圾”的归宿只能是被填埋或者焚烧。
2018年Burberry燃烧了价值约2.53亿人民币的库存商品,目的是为了倡导环保。你看后会觉得讽刺吗?
印度一家旧衣工厂。目前旧衣回收面临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难关,盈利少和巨大的环保压力让旧衣工厂难以为继。
接着再来看看“零皮草”。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野生动物保护口号深入人心。我想也许你会和我一样,在记录片中看到失去妈妈的小熊和失去脸的大象时流下眼泪。相应的,包括Chanel、Prada、Gucci、Versace等在内,众多品牌纷纷加入国际零皮草联盟(Fur Free Alliance,简称FFA),倡导支持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环境。然而,事实却远没有这么乐观——实际上“零皮草”与环保完全背道而驰。原因是人造皮草源自不可再生资源,和塑料一样无法自然降解。与天然材质及动物皮毛不同,一块人造皮草500年都无法完全自然降解,而其溶解在土壤里的微小有害物质,还会通过循环再次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还是那句话,看到这里你会觉得讽刺吗?
CHANEL 2010年人造皮草产品广告片轰动一时。
说到这里也许你会觉得我在耸人听闻,我并不是想指摘“谎言”背后的伪善,更不是要质疑时尚行业的发展。我们离不开时尚,我们热爱它。这个世界离不开时尚,从原始人类披上第一块兽皮起,追求“美”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作为时尚行业的从业者与受益者,我们深知可持续时尚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政府与行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所以,我们决定率先行动起来。
family forever是一个家居服品牌,我们希望它能够深度的“观照”每个人、“观照”我们的家。我们做好了准备,无论个体与群体、内心与环境都将是长期而深入的话题,我们必须用可持续的方式对待它。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多、快、好、爽”的时代(没有暗指哪个平台,只是这四个字太精准好用),我们打磨11个月只推出了3款产品。我坚持在“把款式做少”,这意味着必须“把设计做精”和“舍弃市场份额”;我们坚持“让价格透明”,这意味着“降低倍率”和“不打折”。我们跳出常规去繁从简,逼迫自己把资源集中到优化产品本身,以保证给顾客更好的价格,更好的品质,更高效的购物体验。这正是famliy forever在“可持续时尚”上真实的践行。
基于如此的发心,不可不说family forever最初的品牌规划就在“冒险”。所以,品牌的第一组广告片也充分发扬了冒险精神——我们集中有限的预算拍摄了一组完全不以产品为视觉核心的广告片(哈哈哈,也许我们疯了)。由“时尚与环境”这个原点出发,我们延展出了4个主题,它们分别是“过度消费”、“空气杀手”、“白色污染”、“电子伤害”。在当下经济发展、欲望膨胀、物质至上的时代,我们想用一个时尚从业者的方式表达对“家”的“观照”。
我们希望以这组片子,提醒每个人——用长远的眼光善待自己,提醒每个家庭——自内心深处互勉共进,我们希望找到那个同样关注可持续、认可family forever的你。
/ 文章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
THE END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27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