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河北印刷厂女退休工,生病住院欠下巨债,身份曝光后才知其不简单

河北印刷厂女退休工,生病住院欠下巨债,身份曝光后才知其不简单

时间被历史的河流冲刷过后,总是会留下一些值得让人敬仰的人或者事儿,有一位老人,她是抗战时候的志愿者,她也是志愿军中唯一获得过一等功的女英雄,也是石家庄兴化印刷厂退休的女干部。

1994年这位河北老人在医院里经历了6个月的治疗,三万块的高额医药费使她被迫停止用药,这为位老人的名字叫做谢秀梅。

提起谢秀梅,可能多数年轻人对她是陌生的,谢秀梅生于河北省高阳县,小时候的她就拥有着一颗爱国之心,谢秀梅从小就被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所震撼,把她作为自己学习的好榜样。

小时候的谢秀梅就很是聪明机灵,9岁那年谢秀梅就成为了她家乡当地的抗日游击队的一名小通讯员

无论是站岗、放哨还是送信,每一次的任务都能够很出色的完成,别看她那个时候年纪很小,胆子却是大得很,在胆量与智慧的结合之下,小小的谢秀梅把一个汉奸引入游击队设好的口袋里,使这个汉奸乖乖的当了俘虏。

1只有经得起风霜才称得上傲骨寒梅

抗战胜利后,谢秀梅又组织妇女支前拥军,那时候的她是当地有名的积极分子。后来,谢秀梅正式被批准参加人民解放军,成了68军202师政治部文工队一名队员,经过几经磨练之后才使她多年的夙愿最终得以实现。

1951年,这一年所发生的事情应该是令谢秀梅难以忘怀的岁月吧,这一年,谢秀梅所在的68军奉命入朝作战,在行军途中,谢秀梅和男同志们一样。

负荷三十多公斤的行李连续急行军,途中她从未叫苦叫累,一路克服着寻常女人难以承受的负重,一边她还作为一名文工队员,跑前跑后打着竹板做宣传鼓动工作。

在那炮火纷飞的阵地上,每天的战地宣传以及前线包扎所的抢救和护理伤病员等就是她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这个胆识过人的她冒着敌人的炮火将伤员们一个一个的从阵地上背回来,面对后方供给不足的问题,她就抛下个人的安危到山上去挖野菜,背柴禾。

谢秀梅爱护每一个伤员,面对前线送来的双腿已经冻僵的伤员,她毫不犹豫的将伤员冰冷的双脚抱在自己的怀里,最终才使昏迷的伤员慢慢的苏醒过来。  

在我军的后方阵地遭到敌军飞机轰炸的时候,谢秀梅不顾个人安危,抢险工作争分夺秒,冒着敌军飞机的炮轰,冲进山下医护所里的伤员李永华排长就往山上跑。

一架敌机向他们俯冲过来,谢秀梅放下李排长,一转身扑在他身上,炸弹在他们旁边爆炸了,谢秀梅的棉军装多处被弹片打破,胳膊也出了血,就这样她成功的将伤员安全的转移到了山上的安全地带。

这件事情过后,谢秀梅舍生忘死顽强救护伤员的英雄事迹很快就在全军传开了。党组织批准她火线入党,他果然不负党组织的厚望,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并且被授予朝鲜国旗勋章。

就是这样的一支傲梅,在生死存亡之际,永远都是第一个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去救和自己并肩作战的队友,这样的谢秀梅是值得人们尊重与爱戴的。

2英雄的儿女就是从群众中走来再到群众中去

后来电影《英雄儿女》就是以谢秀梅为主要原型而创造的主人公王芳的英雄形象,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1952年,谢秀梅被选为志愿军归国代表团的代表回到祖国。主席于5月23日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了代表团成员。 谢秀梅代表志愿军全军将士向主席献花,并请主席给签了名。

二十左右岁时候的谢秀梅作为志愿军归国代表之一,下榻在市招待所(解放饭店),在张期间他们分别向各界群众作了报告,到察哈尔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慰问了市内的军烈属,并且到张北、宣化、怀来、涿鹿以及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等地作报告或参观访问。

笔者当时是接待组一名工作人员,和代表们相处了十几天。那时候的她身穿一套旧军装,军帽下边垂着两条小辫子,圆圆的脸上整天堆着笑容,使人觉得非常容易接近。

每天工作完以后,就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有了空闲时间还抢着给同来的战友洗衣服,帮助饭店服务员搞卫,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一路走来,谢秀梅就是那样的以她饱满的热情,全部的革命情怀都投放到了对伟大的党的敬爱中去,在这一路上她尽可能的去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一边学习一边服务一边成长。

在每一个任务中她都能够出色的完成,就算是同阶段的人中,也是她肩上的担子似乎就比别人的要重些。

3奉献一生,终归平凡故里

1976年谢秀梅定居石家庄后,在地区兴华印刷厂任副厂长,后因病离职休养。多年来,这位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从来没有主动向人讲述自己往日的辉,而是心甘情愿地过着平平静静默默无闻的日子,周围的许多同事和街坊邻里还不知道英雄就生活在自己的身边。

1994年,《解放军生活》杂志社编辑尚方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准备追访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主人公原型。她邀请在《英雄儿女》里扮演王芳的八一厂演员刘尚娴一起去寻找谢秀梅。

万万没有想到,此时的谢秀梅,因患多发性脑梗塞正昏睡在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的病床上,由于无法支付昂贵的医药费,使治疗陷入了困境。此事传开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记者对这一焦点问题进行了访谈。

该节目在1994年12月10日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省委领导和许多群众相继到医院去看望这位英雄,全国各地的慰问信件及捐款纷至沓来。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的医护人员,更是尽职尽责精心治疗和护理, 同时还邀请省第一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前来会诊。但是由于谢秀梅病势沉重,医治无效,于1996年1月30日离开了人世。

她的丈夫李志华说,谢秀梅在世时,曾经多次谈到张家口给她留下的深刻印象。她没有忘记在张家口访问和学习期间地市领导和驻军首长对她的关怀,没有忘记因病住院时,陆军医院院长、老英雄蒋维平给予她的关心和照顾。

我想,她最后一定是想念至今还生活在张家口的那些和她并肩战斗过的老战友们,和她一样的回归于平凡的那些战友们,再一次的看望老同志和老朋友,却成了谢秀梅今生唯一的遗憾。

文/烟寒若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0422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