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中国证监会第十八届发审委2020年第19次、第20次工作会议审核了北京首都在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首都在线”)、郑州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捷安高科”)、中船重工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汉光科技”)、深圳市宝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明科技”)、浙江越剑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越剑智能”)、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宇新股份”)6家企业的首发申请。
最终6家企业全部获得通过,加上1月16日的6家,在2020年的第三周里,发审委累计一周内审核了12家企业的首发申请,12家全部通过,创近年来单周上会数新高。
2020年截至目前,不包括科创板共有27企业上会,26家获通过,1家被否,通过率高达96.3%。
首都在线
资料显示,首都在线是一家覆盖全球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全球云网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主要服务于游戏、电商、视频、教育、大数据等互联网细分领域及传统行业客户,为其在全球提供快速、安全、稳定的IDC及云计算服务。
报告期内,首都在线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2亿元、4.82亿元、6.03亿元和3.54亿元,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33.03%、25.26%和25.99%,对应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2,922.71万元、3,948.44万元、5,408.44万元和3,132.83万元,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35.10%、36.98%和57.90%。
在新三板,首都在线可谓是“元老级”企业,早在2010年7月就挂牌新三板,彼时还称作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审核机构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公司主办券商中信证券也是上市保荐人,通过旗下中信投资、金石灏汭,及做市账户一共持有公司4%的股权。
2014年12月首都在线就开始做市交易,做市商数量在12家以上,股票交易一度很活跃。2015年行情火爆时期,公司股票单日成交额曾突破1000万元,价格最高触及10.02元(除权后),此后股价一直稳定在4.5元左右,“三类股东”可以借由二级市场进入公司。
为筹备上市、避免过度交易,首都在线去年整整一年都处于停牌状态。但“三类股东”的问题还是被证监会所关注。在2019年9月8日,首都在线发布关于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公司共计被关注新三板挂牌期间的交易情况、股权转让、股权激励、三类股东、房屋租赁等共计51个问题。
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公司股东户数保持在461户,其中包含了不少“三类股东”。招股书揭示了首都在线穿透和清理三类股东的不易。截至申报日,公司剩余12只“三类股东”全部100%穿透,其中结构最复杂的万家共赢东兴礡璞新三板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有多达5层,底层人数最多的珠池新三板灵活配置3期基金,背后有55名自然人投资者。
捷安高科
资料显示,捷安高科专注于提供计算机仿真实训解决方案,历经十多年发展,现已成为轨道交通、安全作业、船舶和军工等行业的仿真实训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轨道交通仿真实训系统行业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现已通过CMMI3认证,并拥有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三级资质。
2016年-2019年上半年,捷安高科实现营收分别为15968.53万元、21717.71万元、26936.76万元、8860.14万元;相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04.26万元、4990.55万元、7285.80万元、1208.38万元。
据金色光报道,在分析公司业务过程中发现另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腾实信与捷安高科既是竞争对手,又是供应商、还是公司客户,身兼多职。
根据招股书,捷安高科将腾实信列为了同行竞争对手。但在2016年,腾实信成为捷安高科的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是330.13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的4.98%。同时,根据招股书和腾实信年报,腾实信不仅仅是供应商,还是捷安高科的客户。据腾实信2016年度报告,捷安高科是腾实信的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是304.63万元,占腾实信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为11.41%。此外,2019半年报中,腾实信再次提到了捷安高科,称因资金紧张的原因,腾实信还欠捷安高科108.27万元,账龄早已超过了1年。
捷安高科此次是第二次冲击A股。其虽然于2014年1月24日挂牌新三板,但其心思还是在A股上。2016年,捷安高科就启动其首次IPO辅导。2016年12月,河南监管局在其官网公示称,捷安高科拟在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正在接受中原证券的辅导。但令人颇感意外的是,3个多月后捷安高科就解除了与中原证券的IPO辅导协议,并将IPO辅导券商变更为民生证券,且并未披露具体原因。
接着到了2018年,经历了半年多的排队之后捷安高科突然发布公告称因公司调整上市计划申请撤回上市申报材料。直到2019年4月4日,公司再次提交IPO申报材料,再度冲刺IPO。随后于2019年5月10日终止挂牌。
汉光科技
汉光科技主要从事打印复印静电成像耗材及成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墨粉、OPC鼓、信息安全复印机、特种精密加工产品,其中墨粉和OPC鼓是打印机、复印机、多功能一体机的核心消耗材料。
据了解汉光科技由汉光重工、中船科技、中船资本(天津)、财政局信息中心、中科院化学所、国风投资等6名国有股东共同发起设立。其中,汉光重工为中船重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持有公司35.86%的股份,为控股股东。
2016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32亿元、6.39亿元和6.94亿元、3.83亿元,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4090.9万元、4944.63万元和6804.68万元、3550.42万元。
虽然公司盈利能力较为稳定,但实际上,公司两大主营产品的墨粉和OPC鼓,近几年销售价格均逐年下降。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8年,汉光科技墨粉平均销售价格(不含税)为29.32元/kg、29.1元/kg、28.52元/kg,OPC鼓平均销售价格(不含税)分别为3.95元/支、3.39元/支、3.20元/支。
另外,报告期内,汉光科技有近两成的收入来自境外。2016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汉光科技出口销售收入分别为12994.86万元、12747.6万元、11404.25万元、7420.61万元,占当期收入的比重为24.44%、19.87%、16.43%、19.32%。
对此,汉光科技表示汇率的波动受国内外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较大,其波动将对公司出口销售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从而使企业面临一定的汇兑损益风险。同时,公司出口销售的部分产品还享受税收优惠,但出口退税率的变化或许也为公司带来一定风险。
此次是汉光科技第二次申报创业板IPO,早在2016年,汉光科技就曾上会,可惜被否。当时,发审委主要对汉光科技的客户情况、关联交易、资金往来及纳税情况等进行了质疑。随后2018年,汉光科技重启IPO,2019年4月报送申报稿,2019年9月预披露更新,直到2020年1月17日顺利过会。
宝明科技
资料显示,宝明科技专业从事LED背光源和电容式触摸屏(主要工序深加工)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车载显示器、医用显示仪、工控显示器等领域。
2016年-2019年上半年,宝明科技实现营收分别79115.24万元、114168.64万元、137758.99万元、94747.84万元;相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6004.57万元、13966.51万元、12290.85万元、7258.62万元。
虽然业绩在不断提升,但经营成本也同步提升冲击了其综合毛利率表现,报告期内,上述指标分别为27.18%、25.21%、22.57%和21.46,三年下降4.6个百分点。宝明科技称,公司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拓展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但仍可能面临产品技术升级及 市场竞争加剧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综合毛利率下滑风险。
同时,宝明科技的营收极度依赖前五大客户。
对此宝明科技的招股书也直言不讳。数据显示,2016至2018年,宝明科技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03%、96.82%和92.2%,占比极高。而且,在2016年至2018年间,宝明科技的前五大客户频繁变换,除信利外,比亚迪、群创光电、中华映管、德普特相继从宝明科技前五大客户中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宝明科技曾计划在创业板IPO,不过在创业板上市计划告吹后,宝明科技2019年把目标转向了中小板。招股说明书显示,此次公开募集拟发行3450万股占总股数的25%,拟9.5亿元用于LED背光源扩产建设项目、电容式触摸屏扩产建设项目、研发技术中心建设三个项目。
越剑智能
资料显示,越剑智能的主营业务为纺织机械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加弹机、空气包覆丝机、经编机及剑杆织机四大类产品。根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对国内规模以上同行业公司加弹机数据统计,2015-2018年度越剑智能的主要产品加弹机的产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名列全国第一。
2016-2018年和2019年1-6月,越剑智能营业收入分别为5.68亿元、9.19亿元、9.86亿元和6.50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1.09亿元、1.67亿元和1.01亿元。2016年-2019年上半年,公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分别为1.86亿元、2.75亿元、2.65亿元以及1.56亿元,占当期营业总收入的32.74%、29.88%、26.90以及24.02%,连年增长。
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所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21%、9.96%、8.40%及8.15%。客户分散性虽然降低了公司的经营风险,但也增加了公司管理客户的难度,提高了产品市场开发成本及销售成本。和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越剑智能的客户集中度也处在较低水平。
2017年公司还进行了一笔大额分红。申报稿披露,当年,越剑智能根据历年累积未分配利润情况、当期生产经营情况和未来项目投资的资金需求计划,在充分考虑股东利益的基础上,经公司股东会审议后分红4.5亿元。
宇新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发行人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以LPG为原料的有机化工产品的工艺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是以LPG中的碳四(C4)组分为原料生产的异辛烷、MTBE和SBAC。
2016-2018年及2019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9.74亿元、27.79亿元、33.32亿元和15.66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1亿元、1.47亿元、1.77亿元和0.91亿元。
2016年度至2019年1-6月,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1.38%、14.39%、15.34%和15.73%,有所波动。若未来下游成品油市场需求下降、国际油价和LPG价格波动,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亦存在波动的风险,将会影响公司盈利的稳定性。
报告期内,公司LPG主要通过管道输送向中海油惠州石化和中海壳牌进行集中采购,集中度较高。2016年度至2019年1-6月,公司向两家企业采购的LPG占LPG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6.30%、68.70%、99.57%和80.14%,存在生产原料集中采购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宇新股份前五大客户变化较大,多个公司刚成立不久便成为其客户。
对此,宇新股份董秘表示,报告期受主营产品结构变动、国际油价波动、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波动。中海壳牌和中海油惠州石化输送给公司的LPG是一个混合物,含有多种组分,公司使用其中几种组分(主要为丁烷和丁烯)加工成公司的产品,剩余的物料根据壳牌和海油的需要进行返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9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