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全国家长都知道这么个段子:
问:小学一年级英语单词量1500个,什么水平?
答:在美国是够了,在海淀区肯定不够。
所以我在一说自己是海淀区小学生的家长,别人都会先发出一声很有内涵的“哇”,紧接下来99%的朋友会问:那你们有几个课外班啊?
感觉低于5个不好意思往外报啊。。。
其实哪个区都有佛系的家长,比如我就比较佛系。不止是家长,即使是在海淀区,也有佛系的学校,比如我儿子的学校。
因为是一年级,1月初我们就放假了。当时我们老师是口头留的寒假作业,内容是:
1、每天20道口算题;
2、每天读书,内容任选,篇幅任选。画毛毛虫做记录(据孩子描述,就是每天画一节毛毛虫,把阅读内容标注一下)
3、复习学过的生字,每天写一写。
除了口算题,别的只做了内容的要求,没有量的要求,很佛系,很素质教育。做为家长的我也没有感受到压力,非常满意。
但是问问别的学校的小伙伴,老母亲感觉遭暴击,怎么自己好像是在一个假海淀?
我们还有个小伙伴在海淀区另外一所小学。看看他们的寒假作业内容:
数学假期作业:
1,一本寒假作业。(题量较少)
2,预习下册数学课本至少三个单元,将课后习题做一做,不明白的地方家长可以指导一下。(由于课本下学期开学才会发,请各位家长从网上买一本,方便预习)
3,本次期末考试题目较灵活,试卷如下,愿意让孩子再做一遍的家长可以打印。
语文假期作业:
XX练习册一本。
没有英语作业。
还有一个北京朝阳区(他们区以佛系闻名)的小伙伴,他们的作业更胜一筹:
语文寒假作业:
1.完成第一至第八单元B卷,已经给同学们下发并装订好,开学交。
2.准备《小学生必备古诗词80首》,每天背诵积累,发视频至语音群,开学后进行古诗词背诵大赛。
3.寒假里不少于8本的课外阅读量,将自己寒假中读过的书与大家分享交流,发视频至语音群。
4.准备并完成黄冈语文寒假作业(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开学交。
5.完成本册书第一至八单元看拼音写词语,开学交。
似乎数学和英语没有作业。
家长群里开始蠢蠢欲动起来,自己在假海淀的这种想法可不止我一个人有。没关系,咱们主观能动性强,完全可以自己加码,所以没多大一会儿,群里就有人抛出了下学期生字的描红本PDF文件!还带笔顺哟!
完美
赶紧打印起来,一份都不够,得多写才能熟练!
考虑了现实情况,我就跟儿子制定了这样的学习计划:
每天完成一项贴个笑脸
1、读书:由他挑选喜欢的注音读物每天读个故事;
2、写字:上学期买的一课一练根本没做完,每天写2页;打印好的下学期生字,春节期间带回东北写。
3、20道口算
4、英语:每天读分级读物,我计划的进度是每周能流利读下来2-3本,看情况。
英语是我自己加的。这东西是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何况小孩子学的快忘的快,几天不读就忘的一干二净,所以每天读一点,不会超过半小时。
目前来看执行情况非常可以,虽然每天不情不愿,但是自己心里知道是必需完成的任务,也就是拖延与不拖延的差别,再加上老妈的监督,不会存在不完成的可能。
本来我们已经固定下来了这个非常良好的模式,结果今天返校,老师书面发布了寒假作业要求:
虽然看上去内容很多,但是总体上还好,跟目前的计划相比没有多太多。而且还有自愿完成的内容,我倒没有感觉太多压力。不过上面提到的那两位小伙伴看到之后纷纷表示,贵校的残暴已经渐露端倪。
其实寒假作业我感觉还好,总体还是比较佛系的,毕竟一年级,也没啥内容。
但是!!今天返校日,把下学期的新书都发了,是几个意思?!
老母亲瞬间感觉压力山大啊!难道我要带娃提前学一遍?!
其实就是监督写作业这种事情,我都不愿意做。学习不是给我学的,这种模式要是成了常态,学习上的大事小事都要我操心,哪还有机会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呢?但是现在确实还小,一年级,可能刚知道上学是怎么回事。所以在我找到更好的方式之前,作业还是要监督他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8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