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月15日报道,埃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三个尼罗河沿岸国家针对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的三方会谈达成初步协议。三个国家一致同意,这个未来非洲最大的水坝建成后,应该在雨季分阶段蓄水。
协议中说,大坝应在每年7月和8月的雨季分阶段蓄满水,这样既使埃塞俄比亚能够发电,同时也能“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为埃及和苏丹提供适当的缓解措施”。
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是埃塞俄比亚在其境内青尼罗河上修建的一座水坝。青尼罗河起源于埃塞俄比亚,在苏丹首都喀土穆与白尼罗河汇合,形成尼罗河,尼罗河向北穿越苏丹和埃及,注入地中海。尼罗河85%的水量都是青尼罗河带来的。
复兴大坝的修建遭到尼罗河沿岸国家的反对,尤其是尼罗河最下游的埃及。埃及90%的用水都依靠尼罗河。关于这座大坝的争议核心在于填筑及运营的周期问题。埃塞俄比亚坚持运营时长以3年为周期,埃及则要求以7年为期。埃及人担心大坝蓄水过快会导致青尼罗河的水量减少,从而影响埃及的供水。
埃塞俄比亚从2011年开始修建复兴大坝,原定于2017年完工,目前已完成了工程的80%。各方之间的矛盾累积了很多年,谈判也一直无法达成协议。甚至有媒体称埃及和苏丹打算炸掉大坝。
2015年3月,埃及、苏丹和埃塞三国领导人签署了原则宣言,同意在不损害各方根本利益的原则下,在复兴大坝蓄水、尼罗河水资源分配等问题上进行协商合作。2017年12月,鉴于三方还是无法对大坝将造成的环境影响形成一致看法,埃及提议根据上世纪20年代的一份尼罗河水资源分配协议,请世界银行介入调查并仲裁,被埃塞俄比亚拒绝。
2019年9月,三方会谈再次无果。11月6日,三国外交部长确定在2020年1月15日之前达成一项协议,如果到时仍未达成协议,部长们将启动2015年签署的《原则宣言》第10条规定。这项条款规定,如果部长级谈判失败,则应将此事交给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解决,或者可以要求进行外部“调解”。美国和世界银行将作为观察员身份参与这一进程。
BBC表示,此次三方达成的初步协议中还是缺少细节,三方将在本月晚些时间敲定最终协议之前再进行一些磋商。
(编辑:YZM)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76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