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看春晚,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传统,尽管现在的春晚已经开始向吐槽大会转化,但它依然在我们合家团圆的日子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我们印象之中,春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但其实那并不是最早的现代春晚,最早的春晚是1956年的春节大联欢。
当时的中央电视台还都没成立(中央电视台成立于1958年5月1日),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大家都是在收音机里面听完的。
1955年对于我国来说,意义重大,是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性年头。
1955年正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阶段
在此背景之下,人民日报、新华社、广播事业局和大公报等全国一流媒体联合举办,并在1956年的春节这天直播的。后来被拍成了电影纪录片的形式。
大联欢汇聚了众多大咖:
总导演张骏祥,上海著名电影导演,《党的女儿》、《甲午风云》和《艳阳天》都是张导的作品。后来超级名导谢晋,在当时还算新人,也参与了这场春晚的导演。
晚会报告员郭振清
主持人(当时叫报告员)是《平原游击队》的男主郭振清,饰演双枪李向阳。他可是当时中国的顶级流量,最标准的小鲜肉,地位类似于现在的陈道明、张国立这一级别。
大联欢请到的嘉宾更是豪华天团:
京剧大师梅兰芳和周信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成名作《宇宙锋》
相声界两位大师侯宝林和郭启儒,说了相声《夜行记》;
侯宝林和郭启儒表演《夜行记》
老舍、巴金、郭沫若、周立波,这阵容撑起了国内文学的半壁江山;
老舍(前排右一)与巴金(前排左一)
大家钱学森刚历经千难万险,从美国的封锁中回到祖国怀抱,也在晚会中出席;
时任中华全国工商界联合会副主任委员,后来成为国家副主席的荣毅仁;
大数学家华罗庚;
当时中国最大的百货公司---上海永安公司,总经理郭琳爽;
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徐玉兰、王文娟、范瑞娟、吕瑞英、新凤霞、白杨和赵丹等。
郭沫若(右一)在介绍华罗庚(右二)
在这次成功举办后,1958年央视成立,举办过多次春节联欢,但由于当时全国的电视机数量过少,而且举办规模也不大。所以没产生太大影响。
直到1983年,第一次采用电视直播形式播出的春晚,是目前比较被大众所公认的第一届春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70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