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必须成长:
为什么《哪吒之魔童降世》可以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呢?是运气吗?也许有。或许,真正的答案就是哪吒的那一声怒吼:我命由我不由天。
事先声明,本文有剧透,请谨慎进入。
图片来自网络
《哪吒之魔童降世》火了,不是一般的火。
截止2019年8月8日的数据,上映12天,票房26亿,平均每天入账2.2亿,比很多电影的总票房收入还高!目前,已经在中国电影史上排名第九位,动画片排名第一位!从目前的趋势看,超过排名第五位的《唐人街探案》33.98亿还是很有希望的。能不能超越《复仇者联盟4》的43.38亿票房,让我们拭目以待。以神话人物哪吒为背景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这个大雨和酷热交织的暑期档,注定要成为传奇。
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叫做不叫好的电影,虽然票房及其火热,但是口碑却一般,而《哪吒》呢,却收获了一片赞誉之声。太乙真人的川普,向经典致敬的壮汉“如花”,颠覆传统故事的情节设计,亲情的撩拨,这一切在剧院中体现在人们的笑声中,体现在黑暗中人们偷偷抹去的泪水中。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哪吒》可以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呢?是运气吗?也许有。或许,真正的答案就是哪吒的那一声怒吼:我命由我不由天。
图片来自网络
成功,真的是富贵在天吗?失败,真的是天妒英才吗?我们不否认在实现成就的道路上有运气的成分,但是,个人努力是前提,是基础。那么好了,个人该如何努力呢?《哪吒》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那就是向成功者学成功。怎么讲?别着急,我们往下聊,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第一部分
向《冰雪奇缘》学习剧情设计
图片来自网络
《冰雪奇缘》是一部极其成功的迪士尼动画片。2013年在美国上映,全球票房突破了10亿美元。如果你要拍一部动画片,《冰雪奇缘》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
《冰雪奇缘》改编自安徒生的童话《白雪皇后》。编剧们开始策划的剧情是从姐妹之间的争斗开始,以王子和公主的爱情结尾。在样片出来后,内部反应很不好。最后,经过再次设计,才成了现在的这个情节:姐妹之间有争斗,但是在最后,妹妹通过自我牺牲救姐姐,诠释了真爱,救了姐姐也救了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
哪吒呢,改编自中国元代神话《三教搜神大全》,后来出现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被人们广泛知晓。
在《哪吒》电影中,情节是不是感觉和《冰雪奇缘》极其的相似?哪吒和敖丙应该是兄弟关系(魔丸和灵珠),从时间上看,哪吒应该是哥哥,敖丙是弟弟。从友情开始,再到兄弟反目,昏天黑地的大战,再到最后,弟弟为了救哥哥选择了自我牺牲,这就构成了这个电影的其中一条情感线:兄弟情。
图片来自网络
姐妹也好,兄弟也罢,抑或是朋友,这种情感,亘古不变。人性是永恒的主题,就算短时间内,人们被成就、财富、权力这些所谓的世俗诱惑蒙蔽了双眼,但是,真情最终会战胜一切,并且成为战胜一切的力量。
影片中还有另一条感情线,就是父子情。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一个父亲,看完《哪吒》,让我想起了另一部好莱坞电影《毁灭之路》中的一段话:因为,他是我儿子。黑帮老大为了保护刚愎自用的儿子,死了;电影主角杀手因为小儿子的一次冒失,和整个黑帮翻脸,最后也死了。正印证了那句话:儿子,就是用来坑爹的。哪吒的父亲李靖也是为了救儿子,选择了自我牺牲。父爱如山,是电影从开始到结尾的另一条感情线。
第二部分
向漫威学系统设计
要说这十年来电影界最传奇的成功,非漫威莫属。漫威拍的不是一部电影,也不像之前《007》那样的系列剧,而是构建起了一个漫威宇宙。从2008年的钢铁侠开始,一干英雄粉墨登场。钢铁侠、美国队长、绿巨人、雷神、黑寡妇、鹰眼、蜘蛛侠、蚁人等等等等,一个个角色再通过复仇者联盟的故事串联起来,到《复仇者联盟4》达到了一个高潮。
图片来自网络
从《哪吒》电影的彩蛋来看,出品方十月文化也是在这方面有企图的。其中一个彩蛋预示了哪吒2的基本故事背景,介绍了新的可能的反派,压在龙宫底下的妖魔。另一个彩蛋引出了另一个英雄:姜子牙,这也是封神榜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可以推测,未来,十月文化的策略很可能会像漫威一样,将那些我们熟悉的神话人物,在新的故事背景下串联起来,打造一个中国自己的封神榜宇宙。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三部分
向文化符号借势
为什么是哪吒?
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是当前中国本土最知名、最贵的营销咨询公司。公司的创始人是华杉与华楠兄弟俩。哥俩曾经出过一本书,名字叫做《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在这本书中,详细的论述了他们公司成功的秘诀。其中有一点,企业的品牌建设,要选择超级符号,而最便捷的方法是选择已有的文化符号。
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要将自己的品牌嫁接在一个大家熟悉的符号上,让人们对这个符号的认知和公司的品牌建立连接,从而更有利于品牌的传播。
这么说还是有点抽象,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大家可以看看我们的银行的主要标志,也就是logo,几乎都是“改编”自我们古代的钱的象征,天圆地方的铜钱,一看到这个就知道是和钱相关的事情。再比如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一些品牌,都喜欢将自己和一些大家熟知的动物、植物、食物等等联系起来,强行在我们的认知中建立链接。京东,选择了狗;淘宝,选择了猫;搜狐,小米,芒果TV,土豆网,苹果,用的都是这个套路。
图片来自网络
回到电影中,想想看,如果你是电影的出品方,让你来选择,你是选择一个文化背景中原本就有的、被人们熟知的符号呢,还是会选择一个新建立起来的动画形象呢?这就是《哪吒》聪明的地方。他们选择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超级大IP,然后,从故事情节上进行了创新,赋予了角色新的认知。这也是《哪吒》可以大卖的原因之一。
除了上述的成功秘诀之外,《哪吒》故事中,还有一个关于成功的隐藏关:
在哪吒的故事中,一共有三类角色。以太乙真人的师傅元始天尊为代表的神,以龙王等为代表的妖,还有就是陈塘庄普通的百姓们。太乙真人也好,申公豹也罢,或者是龙王们,他们的志向都是成仙,也就是成神。元始天尊答应太乙真人位列十二金仙,意思就是给你成神的机会,这是妖也罢,人也罢的一个终极的目标。龙王所孜孜追求的也是得到天神们的认可。我们望子成龙,而龙王们也不能脱俗,望子成仙。
图片来自网络
申公豹对敖丙说,你我都是妖出身,很难得到神们的认可,所以我们要搞事情,建功立业从而获得晋级的机会。于是,敖丙一番折腾,差点灭了陈塘庄。
神终将成功,妖终将失败,而中间作为看客的,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是我们凡人。而电影中,代表着凡人的是多次出现的角色:瞎眼的白发老头。哪吒出生时,他说这是妖孽,会祸害百姓,所以不能留。哪吒打败了怪兽,他说是哪吒绑架了小孩,哪吒才是怪兽,激起了民众和哪吒之间的战斗。在大战来临之时,瞎眼老头又错将一个木头架子认为是怪物,用自己的拐杖和其搏斗;当真正的灾难来临的时候,他又无奈的瘫坐在地上,百无一用。这,就是凡人。
图片来自网络
在影片中,神的反义词不是妖,而是凡人。神也好,妖也好,都是通过各种努力改变世界改变自己的物种;而凡人呢,只是在神、妖的交锋之间,盲目的呐喊,恐慌的观看,不是四散逃窜就是被无知点燃。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是: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平庸。
人生是由一个个艰难的选择组成的。你是墨守成规的人,还是所谓的偏执狂?洛克菲勒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英特尔的格鲁夫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我更相信前者,因为除了诗和远方,苟且也是一种生存,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权利。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是的,没错,但是洛克菲勒没有说的是偏执狂大部分的走向是另一端:失败。
为什么我们喜欢成功,因为成功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正因为稀缺才被我们顶礼膜拜。而失败呢,一方面因为稀松平常不被我们关注,另一方面,这样的故事也没什么意思,大家不爱听,所以媒体也没有意愿报道。这就是所谓的幸存者偏差。我们看到了乔布斯、扎克伯格退学后成功了,然后就说,退学吧,上学没用,你看乔布斯他们!不用多想我们就知道,那些退学的人中,成为乔布斯,扎克伯格的,能有几个?
成功和失败,都是在现实世界中,极端的天赋、选择和努力的结果。
而我们大多数人在中间:平庸。如果我们想当个好学生或者好员工,那么,我们就是一个平凡的人。
所以,我们的人生道路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玩命的折腾,你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其中,成功的概率可能小于10%,也就是说,大概率上会以失败而告终;另一种是选择我们的小确幸,好好学习好好工作,过好你的一屋二人三餐与四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