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介绍了石头胡同,领略了胡同中不一样的建筑和故事,在北京胡同都是处处相通的,许多都是“邻居”,这次介绍的邻居就是铁树斜街,也就是石头胡同的邻居。
为什么叫它斜街呢?
明朝和清朝的北京都是在之前元朝的基础上建立的,不管是街道还是胡同都是如同棋盘一样很有自己的规律整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当时建立胡同时也为了城市中交通和饮水的方便,走向都是弯曲的,后来因为没有水了慢慢的就称为了街道和巷子。也就是如今的斜街。
大家也都会认为名字的由来都是和其中的含义有关。
也不尽然,铁树斜街并不是因为有铁树啊。只是因为斜街,那么名字的由来有什么典故呢?在明朝的时候这里只叫斜街,清朝末期这里出现了一个姓李的,是做铁锅生意的,就叫李铁拐斜街,之后改为铁树斜街。
这里如果放在民国时期,整条街都是不太好的聚集地呢。清朝时期第一家女澡堂是在这里,叫润身女浴所,是一个妓女开的,现在是一家酒店,当然也有一些很出名的各地会馆。像山西会馆,广东会馆,广东会馆等等,民国时期这里也曾是戏班子的聚集地,很多科班著名人员都是居住在这里的,像大师梅兰芳就等在这里居住。
梅兰芳居住地是在如今的铁树斜街的101号,同时也是他的祖宅,为什么这么说呢。早在他的祖父梅巧玲就已经在这里开始居住, 他的祖父是梨园的同光名伶十三绝之一,出名之后在这个地方也收徒弟进行教课,梅兰芳就死在这里出生的,一直住到7岁,后来因为家道中落就把宅子变卖了。而他的祖父也同样住在铁树斜街,所以铁树斜街对于梅兰芳来说是值得记忆的,同样铁树斜街因为出了梅兰芳这位京剧大师也是值得记忆的。
现在的101号依然像是那个时候原汁原味的住宅,只是大门有的掉漆了,但是门上的字依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门两个矗立的石头门墩,上边蹲着小狮子。墙砖看起来也很是旧时代的样子,只是不知道;里边是如何光景。
如今铁树斜街的房子和街道,和石头胡同一样,也算的上是很原始耐看的了,而且有的建筑结构真的很有型,其中一处拱形的圆形门洞,在门洞上边用石块进行相间交错的墙壁,如今看到的是黑色和灰色并存,不知道经历了什么事情、这的房子建筑也是同样都很矮小,比起石头胡同来人只多不少,处处都是接地气的味道,而且从这里到石头胡同都是相通的。
走进真正的胡同,看到真正的门庭和房屋,虽然有的没有进去,算是私人住宅的不能随便进入,但是通过看到的这几处胡同和街道,比起其他城区的相对来说更接近那个年代和原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48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