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战略
美参议院商业委员会提出《未来产业条例草案》并举办“未来产业”听证会,探讨美国如何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等领域保持全球经济优势
据美参议院官网1月15日消息,美参议院商业、科学和运输委员会于1月15日举办“未来产业”听证会,探讨美国如何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制造、合成生物学、以及下一代无线网络和基础设施领域保持全球经济优势。与会人员包括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邦通讯委员会、美国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的领导和专家。此外,该委员会主席及议员1月14日提出《未来产业条例草案》,要求政府制定一项计划,使上述重点领域的基础投资在2022年前增加一倍,并要求2025财年前将未来工业的民用支出增加至100亿美元;要求政府制定一份有关联邦政府针对未来产业研究与开发计划的报告等。
美国太空军首任司令约翰·雷蒙德上将宣誓就职
据环球网1月15日消息,当地时间1月14日,约翰·雷蒙德上将宣誓就任美国太空军司令。2019年刚刚成立的太空军是美军第六大军种,也是世界第一支独立成军的太空军事力量。现年57岁的雷蒙德出身于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军人世家,1984年加入美国空军,2016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美国防部科学委员会发布《量子技术的应用》报告摘要
据国防科技要闻1月15日消息,美国防部国防科学委员会发布《量子技术的应用》报告摘要。摘要概述了量子传感、量子计算,以及量子通信与纠缠分发领域的主要发现,认为量子传感系统、计算及通信系统的应用将为美国防部开创量子使能能力的新时代。此外,摘要向美国防部提出应增加对量子传感器领域的投资,推进相关技术的实际部署;量子计算机有望获得巨大算力,可广泛用于密码学、信号处理、物理仿真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应监视并了解国内外量子计算发展情况;量子纠缠分发有望用于开发高精度、大口径的传感器,同时该技术也是通信和计算的关键驱动技术,美国防部应进行适度投资;美国防部应与学术界、工业界进行深入合作,以解决量子技术人才的短缺问题共4点建议。
美国财政部发布外国投资安全审查的最终法规
据美国财政部网站1月13日消息,美国财政部发布两项外国投资安全审查的最终法规,包括外国人在美国进行某些投资的法规(《美国联邦法规》第31篇第800部分),以及关于外国人在美国从事房地产交易的法规(31 CFR第802部分),旨在全面实施《2018年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FIRRMA),使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更好地解决某些投资和房地产交易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最终法规延续了草案的“白名单”做法,将定义来自特定“例外国”(excepted foreign states)的“例外投资者”(excepted investors),任何投资者和外国都必须满足例外状态的严格标准。两项法规均纳入关于“主要营业地点”新定义的临时规则,美财政部正在征求公众意见,评议期截止2020年2月18日。
信息
日本东北大学与东芝公司使用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传输大量人类基因组数据
据cnBeta网1月14日消息,日本东北大学与东芝公司合作开发出一种可用于传输大量数据的量子保密通信技术,成功传输多达数百吉字节的人类基因组数据。研究人员借助7公里长的专用光纤线路,在2分钟内即将数百吉字节人类基因组数据传输完毕。该成果是首次运用量子保密通信技术进行大量数据传输,突破了以往量子保密通信传输数据量不大的瓶颈。东芝公司称该试验确认了量子密码技术的实用性,将在安全性必不可少的医疗、金融等领域加紧实现业务化。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开发出新型纳米光学天线,可定向生成红外光波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1月14日消息,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纳米光学天线,可定向生成红外光波。为使用天线发射红外光频率的电磁波,需将发射天线尺寸缩小至与红外线波长相近的纳米级。维尔茨堡大学研究人员对天线制造工艺和材料进行改良,利用“量子隧穿”效应传输电子,产生红外光频率的振动,并使用特殊排布的反射器和导向器使波动沿着特定方向传播,成功使用天线定向发射红外光波。下一阶段工作中,研究人员将专注于提升器件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美国查尔斯河分析公司将为美国防部开发用于改进蜂群战术的强化学习方法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1月14日消息,美国查尔斯河分析公司获得DARPA“进攻性蜂群战术”(OFFSET)项目合同,将为其开发一种用于改进蜂群战术的强化学习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场景丰富、复杂且不可预测的试验环境,辅助研究人员测试蜂群战术的效果,并对蜂群战术进行自动优化以实现多种任务目标。查尔斯河分析公司研究人员表示,该强化学习方法具有高度灵活的特性,将极大提高蜂群战术作战效能。
谷歌公司使用AI模型改进实时气象预报
据ArsTechnica网1月15日消息,谷歌公司研究人员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改进气象预报,可以5-10分钟的时延,预报0-6小时内的降水情况。研究人员使用2017-2019年在美国境内收集的多光谱卫星图像和传感器数据对AI系统进行训练,使其具备短期降水预报能力。但是,谷歌公司表示,该系统预报模型中不包含大气物理知识,因此其长期预报能力不如基于气象知识和物理模型建立的传统模型,该模型更擅长短期预报。
美国国家安全局通报微软Windows10操作系统存在重大漏洞
据TechCrunch网1月15日消息,美国国家安全局通报微软Windows 10操作系统存在重大安全漏洞,全球数百万台计算机受到影响。此漏洞允许黑客伪造数字签名,从而将恶意软件伪装成合法软件,入侵用户计算机。微软公司表示,尚没有证据表明该漏洞已被广泛利用,已针对该漏洞开发出相应修复补丁。
生物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13项“未来十年迫切的健康挑战”
据世界卫生组织1月13日消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13项“未来十年迫切的健康挑战”,包括在气候辩论中增强健康、在冲突和危机中提供健康、使医疗保健更加公平、扩大获得药品的机会、终结传染病、为流行病做准备、保护人们远离危险产品、投资卫生工作者、保证青少年安全、获得公众信任、利用新技术、保护药物,以及保持卫生清洁。
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保护生物经济》报告,拟定保护生物经济的战略方案
据美国国家科学院1月14日消息,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保护生物经济》报告。该报告由美国国家情报局局长办公室赞助,旨在确定保护生物经济的战略方案。该报告指出,美国生物经济实力强劲,但面临一系列挑战。美国需要在政府战略协调机构建立、人才培养和吸引、网络安全和数据访问保护以及基础研究投资4个方面采取措施。
法国Naïo Technologies公司完成1550万美元融资,将在2020年将全自动农业机器人拓展至美国市场
据cnBeta 1月14日消息,法国Naïo Technologies公司近日宣布已完成了1550万美元融资,将在2020年年底前将全自动农场机器人拓展到美国市场。Naïo的电动机器人结合计算机视觉和GPS来检测作物,并将杂草与有价值的农作物(如蔬菜或葡萄树)区分开,可自动在田地除草,消除或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同时增加农业效益。目前,该公司已经在西欧、日本和北美等地区部署了150个机器人。
能源
英法德启动伊核协议争端解决机制
据新华社1月15日消息,英国、法国和德国政府14日发布联合声明表示,鉴于伊朗进一步中止履行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三国启动伊核协议框架下的争端解决机制,但不会追随美国对伊朗“极限施压”。据相关人士分析,英法德决定启动争端解决机制,旨在挽救伊核协议、与伊朗商讨如何让其回心转意,而非触发安理会恢复对伊朗制裁。
中国潍柴动力公司将成为德国欧德思公司和奥地利威迪斯公司的控股股东
据新浪财经1月15日消息,潍柴动力公司分别与德国欧德思公司、奥地利威迪斯公司在山东济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协议,潍柴动力公司将完成德国欧德思公司80%股权的收购,并将收购奥地利威迪斯公司51%的股权,成为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据悉,德国欧德思公司是大功率变频和电源设备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奥地利威迪斯公司是业内知名的车辆驱动系统开发技术公司。
航空
法国积极推进“平流层巴士”高空平台研究
据国防科技要闻1月15日消息,法国国防采购局正在推进“平流层巴士”平台研究,以满足其军方情报、监视与侦察(ISR)等作战需求。“平流层巴士”是一种高空平台系统,可在20千米高的平流层自主运行,能装载各种载荷,支持边界与地/海高价值地点监视、环境监测、通信等多种任务。预计,法国将在2023年底前对该项目开展飞行验证。
美国防部增购50架C-130J运输机
据航空简报1月15日消息,美国防部授予洛马公司一份价值30亿美元的合同,洛马公司将提供50架C-130J“超级大力神”运输机。其中,洛马公司将向美空军交付24架HC-130J和MC-130J,向美海军陆战队交付20架KC-130,向美海岸警卫队交付6架HC-130J。C-130J运输机将为美军开展人员投送、秘密渗透、空中加油、远程海上监视等任务提供有力支持。
新材料
罗罗公司将在英国新设航空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研发基地
据新材料在线1月14日消息,罗罗公司(Rolls-Royce)将在英国布里斯托新设一个生产研发基地。该基地将专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开发应用,以显著减轻飞机发动机重量,降低燃油消耗、实现减排目标。罗罗公司计划在新研发基地制造UltraFan发动机演示样机的的风扇叶片和风扇机匣。与第一代Trent发动机相比,UltraFan发动机的全新设计可将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降低25%。
先进制造
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发用于复杂工装的增材制造技术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1月15日消息,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与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商AddUp公司达成了一项270万美元的合作研发协议,旨在推进粉末床激光增材制造技术(LPBF)的发展,制造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金属模具。此次合作将重点开发解决方案,以解决阻碍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工装和批量生产中应用的几何约束和局限性(如悬垂角、薄壁、工艺可重复性等)问题,通过提高沉积速率、控制冶金工艺、提升钢模零件的质量,推动金属3D打印技术的整体发展。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转载请注明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42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