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点击蓝字“中国电科”,关注CETC品牌微刊
随着传统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快速转变,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成为开启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关键。
2019年,中国电科民品产业不断优化调整结构,围绕网络信息体系建设,继续保持传统优势产业领跑,新动能、新业务不断涌现。数据显示,2019年主营业务均保持较好增速,新动能业务在核心业务中的比重也在稳步提升,“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新动能业务已占产业总收入的2/3以上。
聚焦主责主业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坚固根基
产业高质量发展,源于已有产业稳扎稳打。
视频安防业务积极向新一代信息技术转型,构建智能化的人防、物防、技防保障体系,视频安防继续保持行业全球第一。在汽车产业历史性下滑、政府补贴退坡的形势下,力神电池出货量稳步增长,行业排名由2018年的第六前进到行业第四。轨道交通业务稳步提升,成功中标南昌轨道交通三号线机电总包项目,以及南京、无锡、广州、哈尔滨等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项目;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业绩增长显著,市场占有率保持国内第一。已有产业的“稳”,扎实了集团公司产业发展的“稳”。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兴产业蓄势待发。
民用航空业务获得突破,“网络信息体系支撑智慧民航建设”得到中国民航局的高度认可;拿下了大兴机场工程中20余个项目的建设任务,为大兴机场提供了最为核心的空管系列化产品;28架钻石飞机销往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抢抓5G核心元器件发展新机遇,对5G产业发展进行研讨,形成了系统解决方案;国基南方子集团5G基站及终端用射频芯片领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国基北方子集团国联万众公司三代半导体产业的落地实施有序推进,声光电子集团声表滤波器、环形器等产品形成稳定的供货能力。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推进长沙8英寸集成电路装备验证线建设;围绕国家及集团公司重大工程要求,就高端制造装备自主化的有关内容进行深入论证研究。新兴产业的面目一“新”,给产业发展孕育着强大后劲。
产业高质量发展,亦在于培育产业初见成效。
以上海为核心开展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完成上海嘉定城域物联专网试点项目一期建设工作、搭建新型城域物联专网建设标准体系、完成集团公司上海展示中心建设,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业务产业生态。以雄安为核心的京津冀市场开拓,明确集团公司为新区信息化技术指导单位,持续推动雄安容东片区智能城市顶层设计与专项规划项目,支持两大平台落户雄安,打造“中国电科雄安智能城市实验室”,共同筹建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创新联合会。此外,积极参与“正定之夜”主题沙龙,成功中标区域重点项目,完成新航城智慧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信息平台(一期)项目建设等。在智慧气象领域,实现了自主创新产品新突破,民航气象市场有收获;积极推进与中国气象局的战略合作,参与地方智慧气象建设。在海南社会管理平台建设方面,正在落实社管平台一期项目,积极争取社管平台二期项目。此外,在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建设、海洋信息项目、法院数据平台建设、央企整保建设、智能制造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快速发展。
不断完善的产业结构,既是2019年产业稳步前进的“压舱石”,也是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打火石”。
探索市场体系、产品方案
推动做项目向做产业转变
“业”之背后,是中国电科对“势”的科学判断与持续探索。
随着地方政府和行业部委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以单一产品、项目集成方式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关键是要从做项目转向做产业,推动思维方式、组织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市场体系、市场方案。
在思维方式转变上,中国电科按照打造新时代产业体系要求,用新时代的新标准和新要求来提升自己、约束自己,变推动常规工作的“术”为改善产业生态并不断总结适应产业发展规律的“势”。以产业领域的大型展宣活动为例,积极组织关键客户和合作伙伴参与专场活动,密切联系地方政府直接形成协议签约和项目落地,特别是在嘉兴成功“造势”,形成了集团公司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研讨成果,落实了数字桃园小镇产业集聚区、乌镇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南湖研究院等一系列成果,与合作伙伴、地方政府形成了共享共赢的格局。
在组织方式转变上,中国电科坚决贯彻落实“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要求,积极组织联合集团内外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产业布局和市场开拓工作。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工作组织架构设计中,对于项目行政指挥线、设计师系统及工程标准化师系统进行了精心安排,集团公司领导多次赴一线协调对接,综合管理部、发展计划部、财务部、产业部、科技部、资产部、质量安全与社会责任部等部门组织协调,软信子集团、太极子集团、海康子集团、网安公司、创新院、电科云等单位有关专家组成联合团队,加班加点开展有关工作,实现了科学统筹、高效落实。
在工作方式转变方面,中国电科坚持落实从做项目到做产业的要求,在抢抓大项目、大工程的同时,着重加大对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的论证研讨,形成了以系统应用带动产品使用、以核心产品促进系统落单的良好互动。在新一代信息系统验证期间,梳理集团传感器和传感网络产品,并进行适配适用;在5G业务推动期间,积极对接行业领军企业,提供系列化产品,并获得国家发改委产业化大力支持,形成了共建共赢;在轨道交通项目实施过程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总包产品首次列入总承项目……
推进三个转变之中,中国电科不断深化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考,探索形成普遍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
以某重大项目为样本,中国电科探索在国家级大型项目中的市场协同、利益分成工作,以龙头单位为牵引、结合项目属地特色,一手抓集成应用、一手抓核心产品研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民用航空业务为样本,中国电科探索在行业领域进行整体设计整体服务的市场开拓新模式,形成的经验包括深入行业需求,主导参与行业顶层研讨和展宣推广,依托龙头单位尝试以行业重大办的模式统筹协同集团内部资源,对行业关键产品和核心需求形成支撑,进而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等经验和方法;以上海、雄安等核心区域市场为样本,中国电科探索适合国家区域一体化战略需求所适应的区域市场体系模型,目前在长三角区域、京津冀区域已经形成一定成果,包括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核心,向核心区域重点城市推广集团城市治理理念和关键产品,立足城市超越城市提供区域一体化协同解决方案等。
在普遍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之中,也需要形成可以规模化推广的方案。于是,中国电科数字方案日趋清晰。
从2018年起,中国电科开始对产业技术体系、产品体系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以此为基础,结合当前网络信息体系要求和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经验,目前基于物联、数联、智联的电科数字方案已日渐清晰,对区域政府和行业用户提供菜单式服务,包括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城域物联专网建设、以城市运营管理平台为基础的数联/智联管控体系、以开放式应用为特色的电科系列应用产品,通过数字方案带动自主创新的安可系列产品、传感系列产品进行广泛应用。在提升政府和行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同时,电科产品和电科方案也能够得到系统性的推广应用。
更加完善的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使中国电科市场开拓更加有“法”可循,有“势”可依。
记者 陈清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电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223087.html